兩岸學子走進延平 共探文化話交融
2025-08-22 15:57:41? 作者: 來源:美麗延平 責任編輯:肖練冰
|
8月19日,由臺盟中央主辦、臺盟福建省委會承辦的以“踏尋八閩抗戰足跡”為主題的“兩岸大中學生鄉土文化研習營”來到延平。此次延平行以鄭成功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為主,讓兩岸學子在閩江之畔共同書寫“閩臺一家親”的故事。 該活動自2008年起持續舉辦至今,已成為臺灣青少年認識福建、了解祖國大陸的重要窗口,更成為兩岸青少年深化交流、互學互鑒、凝聚共識的關鍵橋梁。 鄭成功文化街是此次延平行的第一站。這條200米長的街道藏著巧思——以鄭成功戰船為設計靈感,功勛墻與船體展示區串聯起沉甸甸的歷史。“這里是‘延平王’鄭成功的封號地、軍政生涯的起點地,更是‘延平條陳’戰略思想與驅荷復臺思想的誕生地。”講解員的聲音剛落,來自臺灣彰化縣的湯艷云便感慨道:“在彰化,我們有‘國姓爺’廟,村里的主干道就叫‘延平路’,和這里同名呢,來這里感覺特別親切。”她笑著晃了晃手里剛買的糕點,“大陸美食真不少,下次一定帶家人朋友再來延平走走。” 研學活動主會場,延平非遺展吸引眾人目光。茶洋窯宋代起便是海上絲路重要瓷源,宋朝大文豪蘇軾命名的“鳳咮硯”因形似鳳舌、發墨極佳受文人追捧,漆枕則以木材、藤條、牛皮、生漆等為原材料,經繁復工序制成,兼具美觀與安神功效。這些承載著延平世代傳承技藝與智慧的非遺瑰寶,讓兩岸青年不時駐足交流。 研學課程同樣讓人印象深刻。起源于民族英雄鄭成功軍中一種戰鼓列隊操練的省級非遺“戰勝鼓”表演率先登場,鼓手們身著傳統服飾,隨著指揮手勢敲響激昂鼓點,鏗鏘節奏中仿佛能窺見當年將士奮勇殺敵的壯志。剛體驗過鼓樂的臺灣學生林榆袀仍難掩興奮:“今天看了非遺,覺得很新奇。剛才還和同學上臺打了非遺‘戰勝鼓’,這真是一次很新奇的體驗。” 南平市鄭成功研究會會長陳崇榮帶來以“鄭成功與延平”為主題的專題講座,深入淺出地講述了鄭成功與延平的深厚淵源,深入挖掘了閩臺共享的歷史文化基因。最后,延平區文化館帶來歌舞《只為遇見你》,用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舞姿,傳遞著延平的熱情與魅力。 夜幕降臨,臺灣島內師生與祖國大陸學生共同登上從小水門碼頭啟航的游船,夜游閩江源頭。獨特的三江匯流地貌讓延平的夜景別具風情,六岸燈火倒映江面,千年文化沉淀于碧波。游船緩緩前行,大家憑欄遠眺,不時低聲交流。來自臺灣的學生陳湘寧望著眼前美景輕聲感嘆:“閩江夜晚很靜,燈光很美。這次研習讓我看到了延平的美,也感受到了這里厚重的文化底蘊。”江風拂面,帶著閩江水的清新,兩岸同胞的心在這一刻貼得更近,“閩臺一家親”的情愫在夜色中悄然升華。 此次延平行,讓島內師生與祖國大陸學生在共同探尋中,對延平的歷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兩岸同源的“成功文化”為錨點,拉近彼此的心。這樣的交流,不僅增進了兩岸同胞的相互了解,更為兩岸文化的傳承與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圖/文 陳莉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