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共南平市延平區委宣傳部
    承辦:南平市延平區融媒體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聞網 > 專題 > 網絡中國節·端午 > 正文

    【網絡中國節·端午】粽香飄延城 端午話傳承

    2025-06-03 17:51:37? 作者:   來源:四鶴街道   責任編輯:肖練冰

    “瞧!這是我和媽媽一起編的彩繩,上面還綴著小粽子呢!”8歲的小雨戴著新制的艾草香囊,手腕輕揚,五彩繩上的精巧裝飾在陽光下閃爍,喜悅之情溢于言表。5月31日上午,延平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明辦、四鶴街道,楊西(中)、楊東、馬坑、晝錦進賢、名流、西門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聯建片、南平市南詞藝術傳承發展中心、南平市閩北互動志愿者協會攜手轄區共建單位在楊真公園舉辦“粽香端午·相約延城”活動。

    “小朋友們,沐蘭湯是用艾草水洗手,寓意驅邪避災哦!”在民俗體驗區,志愿者小陳正引導孩子們排隊凈手?;顒蝇F場,“南詞唱調繞梁間,曲盡人情韻味綿?!眹壹壏沁z項目“南詞”表演節目,博得臺下掌聲連連。漢服展示、射五毒投壺、飲午時茶等傳統項目吸引老少居民參與?!斑@些習俗以前只在老一輩口中聽說,現在能帶孫子親身感受,真好!”65歲的陳大爺一邊體驗點雄黃,一邊感慨道?!?/span>

    “加油!左、右、左——”旱地龍舟賽現場,12支隊伍套著卡通龍舟模型激烈角逐。來自楊東社區的“龍舟隊”喊著整齊口號沖向終點,隊員張女士賽后笑著說:“第一次參加這種陸地龍舟賽,既有趣又考驗團隊默契,比在家看電視有意義多了!” 

    包粽子比賽則呈現另一番溫馨場景。18組選手圍坐一桌,粽葉翻飛間,糯米、紅豆迅速變成棱角分明的粽子。“我包的粽子要送給社區獨居老人,讓他們也嘗嘗節日味道。”參賽選手劉阿姨的話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最終,2名選手憑借10分鐘包出18個粽子的速度摘得一等獎,舉辦方負責人表示:“比賽不是目的,讓傳統文化成為聯結鄰里的紐帶,才是活動的意義所在?!薄?/span>

    活動穿插的文明創建知識問答環節,居民們踴躍舉手答題?!袄诸愒趺捶郑恳骑L易俗有哪些舉措?這些問題通過游戲記住了,比看宣傳單更管用!”居民王先生點贊道。此外,現場制作糖畫的義賣活動也收獲頗豐,所得全部用于補充活動經費。

    “傳統文化需要‘活’起來,更需要‘聯’起來?!彼您Q街道主要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以傳統節日為契機,整合多方資源,打造“群眾家門口的文明實踐圈”,讓優秀文化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洪志明 文/圖)

    更多>>延平新聞
    更多>>福建新聞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區江濱中路461號
    辦公電話: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閩ICP備12013949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14090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210017
    延平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38603   舉報郵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閩公網安備 350702021000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