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共南平市延平區委宣傳部
    承辦:南平市延平區融媒體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聞網 > 鄉鎮 > 正文

    赤門鄉:“耕護夕陽”繪就特殊群體豐收新圖景

    2025-06-03 11:03:54? 作者:   來源:赤門鄉   責任編輯:肖練冰

    赤門鄉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鄉村振興工作部署,深植本土實際,將各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打造成服務群眾的“前沿哨所”。通過精心構建“村站收集、鄉所統籌、服務隊響應”的志愿服務閉環,積極探索志愿服務與新質生產力深度融合的創新路徑,在鄉土大地上奏響溫暖而奮進的時代樂章。

    為精準捕捉群眾需求,赤門鄉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基層觸角作用,組織志愿者常態化走訪摸排,同時借助民情意見箱、線上溝通群等多元渠道廣泛收集“服務訂單”。在細致入微的走訪調研中,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敏銳洞察到,轄區內老困貧群體在農業生產中面臨困境。面對勞動力短缺、技術陳舊的雙重枷鎖,傳統農耕方式讓他們在田間地頭舉步維艱,曾經承載希望的土地,如今卻成了沉重的負擔。

    為破解這一難題,赤門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攜手樂民農機合作社,整合雙方資源優勢,組建起專業的“耕護夕陽”志愿服務隊。依托“群眾下單,我們接單”的高效點單派單服務機制,將現代化農業科技深度融入志愿服務,為老困貧群體的農業生產筑牢堅實“后盾”,讓科技之光溫暖每一寸土地。

    赤門鄉苦竹洋村的60多歲的陳國定,便是受益這項暖心服務的生動縮影。家中的三畝玉米地,曾是全家生活的希望源泉,如今卻因其本人精力有限,家人疾病纏身,在耕種時節成了難以逾越的高山。每到農忙,他只能在照料家人的間隙,拖著疲憊身軀,佝僂著背在田間艱難勞作,翻土、播種。今年玉米播種前夕,身心俱疲的陳國定懷著忐忑與期待,向鄉里發出了求助信號。

    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接到陳國定的“訂單”后,迅速啟動點單派單機制,與“耕護夕陽”服務隊緊密協作。服務隊聞令而動,依據玉米地的實際狀況,調配性能卓越的旋耕機趕赴現場。作業當日,旋耕機的轟鳴聲在田野間回蕩,堅硬的土地在機械的高效作業下,逐漸變得松軟平整。短短半日,三畝玉米地的開墾工作便圓滿收官。望著煥然一新的土地,陳國定眼中淚光閃爍,那是對生活重燃希望的感動,更是對社會關愛的深情回應。

    “耕護夕陽”服務隊的守護貫穿農業生產全程。播種后的每一個生長節點,都有他們忙碌而堅定的身影。豐收時節,收割機穿梭于金色麥浪,以高效作業奏響豐收贊歌;病蟲害防治時,無人機輕盈翱翔于田間上空,精準噴灑農藥,既大幅提升防治效率,又降低農藥使用量,繪就綠色農業新畫卷。截至目前,服務隊已為全鄉數十位老困貧群體送去關懷,服務土地面積累計達數百畝。

    展望未來,赤門鄉將持續深耕“耕護夕陽”志愿服務模式,不斷拓展服務邊界,讓更多群眾沐浴在志愿服務與新質生產力融合的溫暖陽光下,奮力書寫鄉村振興的壯麗新篇章,讓希望的田野煥發更加蓬勃的生機與活力。(林嘉雯)

    更多>>延平新聞
    更多>>福建新聞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區江濱中路461號
    辦公電話: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閩ICP備12013949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14090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210017
    延平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38603   舉報郵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閩公網安備 350702021000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