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共南平市延平區委宣傳部
    承辦:南平市延平區融媒體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聞網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頂流”!一年14.9億人次打卡博物館

    2025-05-19 11:32:45? 作者: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肖練冰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 題:“新頂流”!一年14.9億人次打卡博物館

    新華社記者楊湛菲

    以玫紅色和銅綠色為主色調的展廳中,甲骨文字高懸于空,將人們帶入久遠文明的遐思;青銅重器、各地博物館鎮館之寶悉數亮相,勾勒出殷商文明全景圖……

    5月18日是第49個國際博物館日。“‘中華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見殷商”展覽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開展。國家文物局發布數據:截止到2024年底,我國備案博物館7046家,較上一年增加213家;全年全國博物館接待觀眾14.9億人次。

    自1905年我國第一座公共博物館——南通博物苑創辦至今,中國博物館事業已走過120年歷程。如今,類型豐富、主體多元、普惠均等的現代博物館體系基本建成。7000多家博物館,如同一個個片段與區塊,拼出泱泱華夏的時空版圖,展現文化獨特魅力。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博物館如何在快速變化中找準自身定位?

    以不變應萬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平均不到兩天就有一座博物館建成開放,實現每20萬人擁有一家博物館,免費開放率91.46%,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便捷化。

    一座座鄉村博物館扎根中華大地,一隊隊“文博輕騎兵”深入社區群眾,一場場熱門大展走進中小博物館……在科技飛速發展、信息更迭頻繁的時代,博物館始終堅持公益屬性,傳承歷史文化、賡續歷史文脈的使命不變,服務公眾、服務社會的宗旨不變。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將著力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相適應的博物館“生活圈”,打通文化供給“最后一公里”。

    于變局中開新局。

    “博物館熱”持續升溫。2024年,全國博物館舉辦陳列展覽4萬余個,教育活動51萬余場,重磅大展、研學活動、精品文創等層出不窮,日益成為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

    逛博物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不少人“為一館,奔赴一座城”。

    博物館里,歷史從未遠去,只是換了一種更新的表達訴說過去、現在與未來:湖南博物院馬王堆“生命藝術”大展,用AR“復活”漢代瑰寶;成都博物館與當地學校合作推出社教活動,以跨學科視角重構歷史課堂;國家博物館文創再“上新”,金燦燦“嵌珍珠寶石金項鏈”冰箱貼、萌呼呼毛絨玩具“鸛條兒”預訂下一個“爆款頂流”……

    越來越多的博物館,通過各種巧思,從簡單陳列展品,轉變為讓觀眾產生興趣,走進其中,真正了解歷史。越來越精美的文創,更滿足了觀眾“把文物帶回家”的心愿。

    “準確識變、科學應變,采取擴大供給、優化服務的措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經濟社會發展賦能,為推動可持續社會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國家文物局有關負責人說。

    一館藏千秋,一眼越萬年。

    博物館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今天,博物館正以更創新的表達,溝通古今中外;正以更開放的姿態,為美好生活添彩。

    更多>>延平新聞
    更多>>福建新聞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區江濱中路461號
    辦公電話: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閩ICP備12013949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14090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210017
    延平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38603   舉報郵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閩公網安備 350702021000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