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共南平市延平區委宣傳部
    承辦:南平市延平區融媒體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聞網 > 文旅 > 正文

    開國將帥在延平

    2025-05-13 09:07:48? 作者:   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八閩鎖鑰”的延平,地處中央蘇區的東部,又是閩北和閩東北革命根據地通向閩江的唯一出口通道。1933至1934年,這里出現了一位又一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而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人物。

    一、芹山遇敵——李天佑運動殲敵

    延平區西芹鎮中坪村的木芹山(亦稱“芹山”),是延平境內一座小山,卻與開國上將李天佑的初期戰功緊密聯系著。1933年9月,以李天佑為團長的紅軍東方軍五師十三團,在這里與號稱“鐵軍”的國民黨十九路軍三六六團展開了一場激烈的遭遇戰。

    17日,蔣介石調遣十九路軍精銳第六十一師三六六團,伙同該軍七十八師一個營和盧興邦部一個營,共五個營的兵力為前衛,由沙縣青州向西芹進犯。

    在李天佑率領下,東方軍第十三團頂著“鍋底黑”的天和傾盆大雨連夜從西芹出發,18日上午,行進到木芹山山腰時,偵察兵發現敵人的先頭部隊已接近木芹山主峰,李天佑果斷命令機槍排立即占領山坡。一營先頭連迅速搶占木芹山主峰。離山頂只有幾十米時,雙方槍聲、手榴彈聲和迫擊炮聲響成一片。李天佑命令司號員吹響了沖鋒號,一營營長趙壁率先一躍而起,揮槍高喊:“人在陣地在,沖呀!”

    被敵人火力壓制的戰士們聽到喊聲,勇猛地沖上了主峰。敵人又調兵分兩路潮水般地向一營反撲過來。趙壁營長腹部中了一彈,腸子流了出來,他咬緊牙關把腸子塞進肚里,臨死前還以嘶啞、吃力的聲音指揮著部隊:“不要退,向前攻!”李天佑團長揚起拳頭狠狠往下一砸:“副營長代理營長,決不能讓敵人搶占主峰!”勇猛絕倫的他帶頭向山頂沖去,邊沖邊喊:“共產黨員、共青團員,跟我上!”“為趙營長報仇!”戰士們憤怒地喊著。

    一營從正面繼續壓向敵人,二營從一營的左翼出擊,三營也占領了山頭,跟敵人展開了肉搏戰。

    主峰上,戴工人帽的紅軍同戴鋼盔的白軍廝殺著,刀光閃閃,鮮血淋淋,遇到敢打硬拼的紅軍指戰員,“鐵軍”招架不住漸漸敗退下山溝。李天佑跳上戰馬,率領第十三團官兵緊追過去。在紅軍的強大攻勢下,敵人一批批放下武器,舉手投降。號稱十九路軍最精銳、最有戰斗力、從未打過敗仗的三六六團,在芹山被紅軍十三團全部殲滅。紅軍此戰繳獲敵步槍 500余支、機槍 20余挺、團旗一面,俘虜敵官兵400余人,斃敵200余人。

    李天佑在延平創造了紅軍一個團在運動中殲敵一個主力團的輝煌戰例。軍團召開了表彰會,特授李天佑三等紅星獎章,授第十三團為“英雄模范團”。從來不輕易表揚人的彭德懷,興高采烈地拉著19歲的李天佑坐在自己身旁,拍著他的肩膀說:“小鬼,你年齡不大,指揮打仗還真有本領哩!”

    二、王臺會談——彭德懷統戰功高

    紅軍第四次反“圍剿”勝利后,中央軍委決定以紅三軍為主與三十四師等紅軍組成東方作戰軍。1933年8月,東方軍司令員彭德懷(開國元帥)、政委滕代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原總政治部主任黃克誠(開國大將)進入延平。

    東方軍入延后,先后攻克和解放了王臺、峽陽,用重兵包圍延平城,派出主力在夏道、水口、西芹等地截擊敵軍和援兵。并在王臺、峽陽鎮的溪口、埂尾、吳坍等村先后建立了中華蘇維埃鎮、村革命委員會等紅色革命政權,組織農會、工會、游擊隊武裝等革命活動,形成了延平蘇維埃新區。

    這年七、八月,十九路軍圍剿紅軍失敗后,陳銘樞、蔣光鼐形成聯共反蔣抗日的意見,并派出黃埔軍校二期生、中共早期黨員陳公培與紅軍聯系。9月22日,陳公培一行五人到達東方軍指揮部閩江富屯溪畔的王臺。彭德懷迅速將此事電告周恩來,周恩來即派袁國平前往接談。

    彭德懷、滕代遠、袁國平在王臺司令部邊的八角樓與陳公培談判。八角樓又名“魁星樓”,始建于清光緒十八年(1892),因紀念在科舉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的當地考生或祈“文運咸昌”而建,因樓屋頂樣式為八角攢尖頂得名。當時,八角樓內墻壁上寫有“歡迎白軍士兵拖槍過來當紅軍!”“擁護中國共產黨!”“擴大一百(萬)鐵的紅軍!”“歡迎十九路軍士兵過來當紅軍!”等標語。紅軍和十九路軍在八角樓的談判很成功,達成多項共識。如十九路軍應立即停止進攻蘇區紅軍,保證民眾的民主權利,準許民眾抗日反蔣和自由組織義勇軍,釋放反帝反國民黨政治犯,停止反共反蘇維埃宣傳等。

    9月27日,中央軍委命令東方軍結束東線戰斗。28日,彭德懷派人護送陳公培到延城對岸,又給蔣光鼐、蔡廷鍇寫了一封信,對十九路軍和紅軍的合作表示歡迎,請他們再派代表到瑞金與中央直接談判。

    彭德懷王臺會談后,反蔣抗日活動出現轉機,十九路軍與紅軍進一步合作,閩西北前線緊張局勢得以緩和,王臺許多農民參加紅軍北上(幸存者中有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還當上部級干部)。不久,陳公培陪同十九路軍全權代表到達瑞金,先后與毛澤東、朱德、周恩來會面,簽訂了“抗日作戰協定”。當年11月下旬,由李濟深掛帥,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為主導,以十九路軍為后盾支撐的反蔣抗日風暴——“閩變”爆發,全國二十五個省代表聚集福州,召開“中國人民臨時代表大會”,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史稱“福建人民政府”)。

    1982年秋,原十九路軍團政治部主任朱伯康教授來到延平八角樓舊址重游,欣然留詩盛贊:“彭總當年駐此亭,威震八閩建功奇。十九路軍遣來使,統戰功高永不泯?!?/span>

    三、樟湖先遣——羅炳輝愛憎鮮明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60周年華誕時,我國曾評選出100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曾在延平征戰過的尋淮洲、羅炳輝將軍榜上有名。

    為沖破國民黨對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圍剿”,掩護中央主力紅軍戰略轉移,1934年7月,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決定以紅七軍團組成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6000余人,軍團長尋淮洲任總指揮,向閩、浙、贛、皖諸省國民黨后方挺進。又命羅炳輝率紅九軍團,在先遣隊后交錯前進,護送先遣隊渡過閩江執行北上抗日先遣任務,即“東線行動”。

    7月29日、30日,尋淮洲、粟裕(時任紅七軍團參謀長、開國大將)等率領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攻克和解放了延平的樟湖坂,并從樟湖坂往溪口之間搶渡閩江,消滅了當時盤踞在此地的保安團兩個連,擊潰了樟湖、溪口一帶的近千名地方反動武裝人員向渡江先遣隊發起的沖擊。8月1日,羅炳輝任軍團長的紅九軍團又率師從尤溪縣進入延平境內,以樟湖為中心,迅速沿閩江上下展開兵力,確保先遣隊左翼安全。

    “從奴隸到將軍”的羅炳輝(周恩來、江澤民譽之“人民的功臣”)到閩北時,一路打擊國民黨反動派,打土豪,分財產,救困濟貧,為民辦好事、辦實事。他的部隊在樟湖抓捕了幾個土豪劣紳,其中有一個被處決。從敵軍繳獲的部分食鹽、布匹等物品也分發給當地貧苦群眾。部隊所到之處,群眾紛紛涌上街頭夾道歡迎。千年古鎮樟湖沿街各商號門前都掛著紅旗,商會還貼出各色標語,熱烈歡迎紅軍的到來。

    紅軍進駐樟湖十幾天中,一方面,羅炳輝組織宣傳隊四處活動,大力宣傳紅軍東進的偉大意義和我黨抗日救國的主張。樟湖大街小巷都貼著《為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宣言》《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告農民書》等文章,以及“一致對外,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擁護紅軍北上抗日運動”等標語口號。紅軍戰士還扮成蔣介石、土豪劣紳沿街游行,當地民眾爭相觀看,熱鬧非凡。紅九軍團還召開了慶祝南昌起義七周年大會。另一方面,他要求部隊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千方百計減少百姓負擔。據當地老人回憶,當時紅九軍團司令部駐扎在天主堂,政治部設在連公廟附近的溪邊路,戰士們分住在各廟宇,睡街頭,很少住民房。紅軍穿的是黃色軍服,頭戴六角帽,帽上別著紅布五星,每人還背著一頂斗笠,一個刻有五星的裝飯用的竹筒。紅軍軍紀十分嚴明,秋毫無犯。有一次,一個紅軍戰士不慎把農民的一只小雞踩死,當即賠償,農民不要,紅軍戰士堅持要賠償。紅軍進駐時還逐戶檢查,屬于平民的財產用木炭在大門上寫“查明系平民”等字,錯繳的平民財物一律歸還。(張水源)

    更多>>延平新聞
    更多>>福建新聞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區江濱中路461號
    辦公電話: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閩ICP備12013949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14090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210017
    延平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38603   舉報郵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閩公網安備 350702021000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