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共南平市延平區委宣傳部
    承辦:南平市延平區融媒體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聞網 > 國內新聞 > 正文

    “五一”一路繁花!超3億人次出游

    2025-05-08 09:20:13? 作者: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肖練冰

    新華社北京5月6日電 題:“五一”一路繁花!超3億人次出游

    新華社記者徐壯  

    正是明媚五月天,一路繁花一路春。

    文化和旅游部5月6日公布數據顯示,“五一”假期5天,全國國內出游3.14億人次,同比增長6.4%;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1802.69億元,同比增長8.0%。

    數據漲、人氣旺、市場火。多位旅游業專家表示:“根據數據表現和市場反應看,今年堪稱最火‘五一’。”

    從延長開放時間的知名景區,到創意迭出的新場景新景區;從人潮涌動的休閑街區,到彰顯個性的小眾縣城……這個“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熱點“百花齊放”,產品和服務供給豐富多彩,文旅市場熱力十足。

    長線游深度游“遍地開花”——

    5月3日上午十點半,新疆喀什古城的開城儀式準時開始。早早在城門前等待的游客已經迫不及待探索這座風情獨特的西部古城。

    據當地統計,“五一”假期喀什古城景區接待游客84.0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0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3.66%、160.21%。

    5天假期,賦予游客走得更遠、玩得更久的底氣。越來越多東部城市地區游客背上行囊,去往心馳神往的“詩和遠方”。

    飛豬數據顯示,新疆北屯、西藏昌都、青海果洛、云南怒江、海南屯昌等地旅游商品預訂量同比去年平均增長超100%。與此同時,定制游預訂量同比增長超80%,雨林徒步、沙漠駱駝騎行、星空露營、茶山采風等深度體驗在地文化的玩法備受游客青睞。

    用腳步丈量、用心靈感受,在“慢下來”的生活節奏里,人們體會春夏交替的自然韻律,在旅行中品味人間美好。

    人文游演藝游“妙想生花”——

    走進古街古鎮,這邊廂漢服“打卡”,那邊廂沉浸觀演。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入,令這個假期更顯玩法多樣。

    “國潮”為旅游注入深厚底蘊。攜程平臺上,古鎮景區門票訂單量同比增長近三成。多地創新推出非遺煥新、潮流體驗等多元業態,福建漳州木偶嘉年華、四川自貢彩燈博物館手繪花燈等備受游客歡迎。

    演藝為旅游增添花樣魅力。“五一”前后,全國多地數十場音樂節輪番開唱,為演出地旅游經濟增光添彩。據去哪兒平臺監測,如今更多的二、三線城市加入“五一”演藝游陣營,如安徽滁州憑借葫蘆果音樂節,帶動當地酒店預訂同比增2.4倍;新疆伊寧舉辦蜜桃音樂嘉年華,帶動酒店預訂同比增1.3倍。

    中國游中國購“花開四海”——

    江蘇蘇州,假期中入境游熱度持續攀升。為進一步提升外籍游客旅游體驗,一批外國志愿者在蘇州市旅游咨詢中心十全街站上崗。身穿綠色馬甲的印度志愿者帕拉克說,能夠來到十全街為游客們提供志愿服務,讓她覺得非常開心。

    文化和旅游部數據顯示,入境旅游持續升溫。緬甸、韓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英國、泰國、菲律賓、俄羅斯、越南、日本等為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地,占外國游客總數的57.4%。在免簽入境、支付便利、離境退稅等一系列政策的疊加效應之下,“游在中國”熱度不減,“購在中國”蔚然成風。

    管理服務“錦上添花”——

    面對紛至沓來的客群,多地在旅游接待服務上做足功課:重慶市榮昌區政府機關食堂向游客開放,假期首餐就吸引超3000名游客前來品嘗;山東日照的海濱景區擔心游客趕海沒有收獲,專門安排工作人員開車撒蛤蜊……

    想游客之所盼、解游客之所急、供游客之所需,文化和旅游部指導各地文旅部門及有關行業協會推出惠民消費券、景區門票減免促銷、旅游直通車等一系列惠民舉措。各地聯動交通、住宿、金融等企業豐富消費惠民措施和優質產品。中國旅游景區協會帶動會員單位推出“景區歡樂消費季”。

    “越來越多的政府院落和企事業單位向游客開放,越來越多的游客文明出游、理性消費,進一步彰顯了旅游在提高國民素質、調節社會心理、促進開放進步的積極作用。”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說。

    5月5日,恰值立夏。春日賞繁花,文旅活力迸發;夏日看山海,靜待熱力更足。

    更多>>延平新聞
    更多>>福建新聞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區江濱中路461號
    辦公電話: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閩ICP備12013949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14090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210017
    延平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38603   舉報郵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閩公網安備 350702021000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