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共南平市延平區委宣傳部
    承辦:南平市延平區融媒體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聞網 > 福建新聞 > 正文

    福州茉莉花茶、佛跳墻、撈化、魚丸等亮相央視

    2025-04-14 11:06:09? 作者: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茉莉花茶、佛跳墻、撈化、魚丸等亮相央視

    《三餐四季》熱映 閩都“福味”飄香

    佛跳墻(資料圖)。記者 陳暖 攝

    13日晚8時,央視大型美食文旅節目《三餐四季》第二季福建篇,在CCTV-1綜合頻道播出。節目中,央視主持人撒貝寧攜手演員王鷗、美食文化學者陳立組成尋味團,用味蕾感受榕城大地的煙火氣,品味“七溜八溜,不離福州”的飲食魅力。

    福州茉莉花茶打開美食之旅

    佛跳墻、雞湯汆海蚌、八寶紅蟳飯……《三餐四季》第二季福建篇聚焦福州和南平,通過探訪市井美食與人文風情,展現福建獨特的飲食文化和地域魅力。

    雞湯汆海蚌(資料圖)。葉君浩 攝

    節目以福州茉莉花茶拉開美食之旅序幕。當撒貝寧輕啜茶湯,驚訝“聞香不見花”時,鏡頭特別呈現了“茶引花香,花增茶味”的玄妙之處,將福州作為世界茉莉花茶發源地的故事娓娓道來。

    面對撒貝寧的疑惑,陳立介紹道:“這是把茉莉花的香味窨到了茶當中。”

    撈化與蝦油“靈魂碰撞”

    節目中,福州人熟悉的撈化成了一大亮點,撒貝寧捧著一碗撈化感嘆道:“太好吃了!吃著停不下來。”

    當撒貝寧打開蝦油調味罐的瞬間,他忍不住驚呼:“這味道太‘上頭’了!”

    蝦油以鮮蝦為原料發酵制成,是撈化的“靈魂調料”,無論是將蝦油作為蘸料直接點蘸,還是淋入湯中提鮮,都能瞬間激活撈化的風味層次。

    福州魚丸的“指尖藝術”

    有人說“沒吃過魚丸就不算來過福州”。在三坊七巷的魚丸店,撒貝寧和王鷗體驗了福州魚丸的制作工藝。王鷗挑戰魚丸捏制“三不”標準——“不偏心、不露餡、不沉底”,卻因手法生疏鬧出笑話,被撒貝寧調侃“這一煮出來,我就能認出是你包的,個大、實惠”。

    撒貝寧品嘗福州魚丸。視頻截圖

    節目中,魚丸嚴謹的制作工藝在特寫鏡頭中呈現出來:選用脫水不超過5小時的新鮮魚肉,剔骨去皮,剁成肉泥;將肉泥放入冰塊低溫攪拌,加入地瓜粉增加彈性;包制時,在老師傅手中“一勾一送”間,雪白的魚丸便躍入水中。

    煮好后的魚丸浮出水面,放入口中,咬開瞬間爆出鮮香肉汁,皮韌餡鮮、湯清味醇,肉餡與魚肉的鮮美相得益彰。

    閩菜大師演繹“糟香美學”

    紅糟是福州菜里的“寶藏調料”,熗糟、淡糟、爆糟、香糟、醉糟,幾乎“萬物皆可糟”。尋味團率先解鎖了紅糟爆蜆子、煎糟鰻魚、淡槽螺片這三道糟制美食。

    節目中,閩菜大師楊偉華現場演繹這三道經典閩菜。鏡頭特寫下,出鍋后的淡糟螺片盛放在瓷盤上,螺片薄如輕紗,顏色鮮紅,宛若綻放的牡丹花。王鷗品嘗后連連稱贊:“我太愛它了,必須要帶回去。”

    據介紹,紅糟是閩菜有別于中國其他菜系的標志之一,在福州,上至高端宴席,下至街邊小館,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

    節目中還有多道閩菜壓軸登場,如“閩菜之王”佛跳墻、“閩菜皇后”雞湯汆海蚌、八寶紅鱘飯等。“簡單的一道菜,這背后是四季、山水、物產、人文、歷史在桌上的沉淀,而且經過了廚師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和努力,變成了我們感受幸福生活的保障,所以每個人來到這里,都會覺得自己是有福之人。”陳立表示。(記者 全怡月)

    更多>>延平新聞
    更多>>福建新聞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區江濱中路461號
    辦公電話: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閩ICP備12013949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14090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210017
    延平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38603   舉報郵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閩公網安備 350702021000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