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背肩扛”到“空投綠洲” 延平解鎖“低空經濟”的林業應用新場景
2025-03-24 14:58:18? 作者: 來源:美麗延平 責任編輯:肖練冰
|
眼下正是開春造林的季節,記者走進延平區太平國有試驗林場,林農們正有序準備運往山上的苗木,與往常不同的是,此次造林來了一位科技感十足的幫手——無人機,它的到來也為植樹造林工作繪就新的圖景。 準備前期,工作人員把無人機機翼小心展開,安裝上充滿能量的電池,打開無線遙控器認真調試起來,一旁的林農正在捆著打包苗木,方便無人機吊裝和平穩運輸。不一會兒,一捆重達50公斤的苗木被輕松吊起,無人機陡然飛升,徑直飛向對面的山頭,不到三分鐘就完成了一次直線距離280余米的運輸。 “這次運送任務是6000公斤的苗木,無人機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以前我們15個工人一天手拿肩挑才能完成的量,現在用無人機運送,6個小時就能完成,省了很多力氣、路程和時間。”延平區太平國有試驗林場營林股長歐正楨高興地說道。 春天是造林綠化的熱潮,苗木運送是造林前期的關鍵環節,要保障運輸過程中的品質與安全,延平又是多丘陵地形,有的林場位置偏遠、山路陡峭,苗木運輸往往不能點對點直達,在此情景下,無人機應用大有可為。 “我們這次所用的是65公斤級荷載無人機,以前植樹造林人工運苗效率低,苗木也容易受損,無人機調運可以實現一次調運多株苗木,精準送達、省時省力,規避復雜地形,實現打通植樹造林的‘最后一公里’,為林業產業發展降本增效。”福建智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甑妮介紹道。 當傳統造林遭遇地形限制、人力成本與成活率瓶頸,無人機技術正以革命性力量重繪新圖景,一場由螺旋槳掀起的綠色革命悄然降臨延平。 “這是在延平區林場首次使用無人機運載苗木,很不錯、很有意義的一次嘗試,起到了先行探路、引領示范作用。當前,我區與市工業園區的低空經濟產業園簽下了合作意向,未來立足轄區豐富的森林資源,著力實現合作共贏。”區林業局有關負責人說道。 據悉,此次合作是延平推動“低空經濟”在林業領域一次有力有效的探索和實踐,將在森林資源監測、協助造林、竹產業發展、森林防滅火、病蟲害防治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利用無人機技術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優化服務,共同開啟“低空經濟”在助力延平發展的新篇章。 當無人機掠過林海,當螺旋槳的轟鳴與幼苗破土的聲音交織成曲,“低空經濟”正以其獨特的優勢,開辟了一系列新的應用場景,描繪出的不僅是科技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更是“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創新路徑。(圖/文 游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