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共南平市延平區委宣傳部
    承辦:南平市延平區融媒體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聞網 > 閩北新聞 > 正文

    浦城:田成方渠相通 “糧田”變“良田”

    2025-02-18 08:59:26? 作者:   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

    2月14日,在浦城縣臨江鎮水西村,高標準農田建設正如火如荼,挖掘機在田間忙碌地開渠挖溝,工人們有序地開溝埋設伸縮式管道,一派繁忙景象。種糧大戶馬芳華站在田頭,望著眼前這片正在改造的高標準農田,臉上難掩喜悅:“田成方、渠相通,機械效率提升,今年再生稻兩季畝產沖刺2300斤,我心里有底。”

    馬芳華底氣從何而來?原來,今年浦城縣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通過“小丘并大丘”的改造建設,馬芳華家門口的種植基地就新增了700余畝高標準農田,目前建設進度已超60%。據悉,其梯度式設計讓每丘田落差精準控制在20公分,便于農民灌溉;排水渠、灌水渠“二龍分治”,解決了傳統泥渠導致的病蟲害“竄灌”難題;更有生態水渠地下排水,暗中清除田間的沼澤地,耕作機械可通行坦途。“往年端午節前后雨水多,再生稻‘烤田’總泡湯,二季稻倒伏減產讓人心疼。現在有了高標準農田,田里水再多也能排。”馬芳華興奮地說。

    說著,馬芳華掐指算起了經濟賬:耕地一天能干40畝,插秧也不落下,秧苗直接堆在地頭,省了人工搬運的工夫,機械化率提升讓每畝人工成本節省30%。再加上福建農林大學廖紅教授專家團隊推廣的有機種植技術,每畝施200公斤有機肥提升地力,農藥用量直降六成,再生稻抗病性增強,增產增收更具保障。“加上原來的400多畝,我這‘千畝高標’再加上‘有機種植’,我這信心可足啦。”馬芳華說。

    據悉,近年來,浦城縣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以被列入全國整縣級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為契機,按照投、建、管、護、用“五好”要求,全生命周期貫穿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運行。截至2024年,全縣共改造建設高標準農田38.2萬畝,占全縣永久基本農田的82.5%。

    “接下來,我們將以‘嚴要求’作為第一標準嚴格管理,以‘有成效’作為第一目標全面推進,以‘強管理’為第一要務保障運行,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有機制、有主體、有合力、有成效,做到建成一畝、管好一畝、見效一畝。”浦城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孫杰表示,2025年浦城計劃改造建設高標準農田5.5萬畝,持續探索推廣“稻—再—油”種植模式,讓更多土地煥發新生機。(柳浪漫 葉彥曦 宿雯鑫 文/攝)

    更多>>延平新聞
    更多>>福建新聞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區江濱中路461號
    辦公電話: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閩ICP備12013949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14090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210017
    延平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38603   舉報郵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閩公網安備 350702021000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