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堅守“古早味”!延平這杯“特產燒仙草”,你喝過嗎?
2025-02-17 10:38:59? 作者: 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
2月1日,延平網友“阿六”在延平區定格了這樣一個畫面:一家掛著“閩系古早味”招牌的小店前,數位市民正駐足等候美味出爐。“將‘樂多滋’留給在外的游子,喝杯‘樂多滋’才叫過年呢”,“阿六”將這張照片和感想在社交平臺上發出后,引發了不少同城網友的共鳴。 2月1日(正月初四),數名市民在樂多滋門店前等待取餐(受訪者供圖) “延平限定的美味” “到家先點一杯燒仙草解解饞” …… 在社交平臺上,“樂多滋”的搜索結果常常與這些充滿思鄉情的語句掛鉤,與延平相關的旅游、美食攻略也常常提到它的名字。在線下門店,能看到不少春節返鄉的市民特地來買一杯燒仙草,赴一場久別重逢的舌尖之約。 茶飲品牌紛繁多樣, 為何小城延平誕生的“樂多滋” 會成為許多延平人念念不忘的家鄉美食? 跟記者一起探訪 這杯燒仙草背后的“古早記憶”。 以童年記憶“澆灌”美食事業 “樂多滋”燒仙草令人魂牽夢繞的“美食密碼”,源于創始人陳勝文的童年記憶。 “我們小時候吃的仙草凍,每次吃之前都得用清水泡很久。如果舔一口泡仙草凍的水,舌頭發麻,就說明還沒到吃的時候。”時隔多年,陳勝文仍然記得小時候不斷開關冰箱品嘗“水味”、換水浸泡,等待從木桶中舀出一碗仙草凍的期待之心。長大后,她在一次臺灣之行中品嘗到臺式燒仙草,產生了自己熬制有南平味道的仙草凍,將這份甜蜜記憶傳遞給更多人的念頭。 仙草干、食用堿、地瓜粉……制作仙草凍的原料簡單,但工序多、耗時長,最初熬制的成品口感難以盡如人意。經過多次摸索嘗試,陳勝文終于研究出合適的配方與流程,“復刻”出童年記憶中的美味。之后,她又將在閩南、臺灣等地學到的燒仙草工藝進行改良,打造了自己的第一款產品——“古早味奶茶燒仙草”。 陳勝文在店內泡制茶飲(程若蘭 攝) 2005年的夏天,陳勝文推著一輛小攤車,在延平區大同里附近賣起了燒仙草。由于工序復雜、配料多,陳勝文的燒仙草最初定價一杯兩元,比傳統的糖水仙草凍貴出四五倍,這樣的“高價”和燒仙草這個略顯陌生的概念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最初半年,她的生意一直沒有起色,花八九個小時熬出兩百杯燒仙草,往往只能賣出一兩杯。 在臺風天里冒雨收拾擺攤的碗勺、為了收到的百元假幣在收攤后大哭……陳勝文說,如今回想起來,創業初期的種種經歷堪稱“辛酸”,連家人都曾勸她不要“沒苦硬吃”,盡快找份安穩工作。 但在創業初期,哪怕深感迷茫,她也沒有想過輕易放棄:“因為我一直忘不了小時候對吃仙草凍的期待感,它已經成了一種‘執念’:我想把做燒仙草當作自己的事業,也想讓別人吃到這種美味,獲得同樣的期待和喜悅。” 2005年秋天,陳勝文給自己的小攤燒仙草起名“樂多滋”。為了讓更多人接受并愛上燒仙草,陳勝文用上了自己在大學里學到的設計、市場營銷等知識,最終通過“1元燒仙草嘗鮮、2元燒仙草多加花生”的差異化定價方式逐漸打開了市場。同年冬天,擺攤賣仙草凍的“同行”少了,堅持出攤的陳勝文抓住機會,用熱騰騰的燒仙草抓住了人們的胃,小攤上的生意越來越好。2007年11月,“樂多滋”首家門店在延平區人民路開業,她的仙草事業夢邁上了新的臺階。 十余年前,顧客在“樂多滋”店內排起長隊(受訪者供圖) 用堅守自我成就本土特 20年時間過去了,奶茶、燒仙草等飲品成為人們休閑餐飲的熱門選項,街上的果飲、奶茶店越來越多。但有趣的是,相較于友商門店里以年輕一代為主的客群,“樂多滋”門店里的顧客年齡分布更廣,常能見到年紀稍長的客人進店點單。 “我從她家燒仙草賣兩元時就開始喝啦,試了很多口味,還是最喜歡椰奶燒仙草。”市民卞女士說,自己經常和好姐妹到店里,一邊品嘗燒仙草,一邊閑聊,“為什么鐘意她家?因為老味道一直沒變,價格也還是這么優惠。唯一變的是我年紀大了,現在得喝無糖的啦!”這位年近六旬的老熟客笑著說。 由陳勝文的童年記憶“澆灌”出的本土品牌“樂多滋”,也成了一代年輕延平人的童年、青春。在外地工作的“90后”延平人“阿六”告訴記者,“樂多滋”的燒仙草用料實在,給人一種“被媽媽寵愛”的幸福感,是她學生時代的最愛。春節歸家,與老友相約樂多滋,“嘴里喝的是老味道,心里回味的是青春的記憶”。 具有品牌特色和閩系文化元素的文創產品(程若蘭 攝) 在競爭愈發激烈的新茶飲市場中,小城南平誕生的燒仙草品牌“樂多滋”為什么能夠站穩腳跟,贏得眾多本地居民的青睞?陳勝文認為,其秘訣在于“堅持做自己”——打造“閩系古早味”品牌、堅持做現熬仙草,不跟風打價格戰、做同質化產品。在“樂多滋”門店里,最早誕生的古早味奶茶燒仙草常年蟬聯“銷冠”,商品定價基本維持在8至20元之間,沒有成為讓人難以下手的“錢包刺客”。 堅持并不意味著墨守成規、不思進取。在找準自我定位后,陳勝文與團隊一邊優化現熬原料的加工效率,一邊著力開發“閩系食材”。閩北的武夷好茶、閩南的海石花、閩東的福鼎檳榔芋……來自八閩大地的各色地道美味逐年加入樂多滋的“朋友圈”,讓新老顧客有了更多選擇。在門店服務和衍生產品設計中,她還留心加入了功夫茶、朱熹、簪花圍等福建元素,讓美食成為文化的載體。 “‘樂多滋’什么時候能開到某某地來?在外地時可饞這口燒仙草了!”在赴外求學、工作的延平游子的呼聲中,陳勝文也在通過招商加盟的形式,慢慢將“樂多滋”開到福州、浙江麗水、河南新鄉等地。但相較于無序快速擴張,她更傾向于“慢就是快”,謹慎選擇和自己理念一致的加盟商。 “我很喜歡同仁堂的對聯‘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我想沉下心來慢慢打磨,把‘樂多滋’做成有底蘊的百年品牌。”陳勝文說。 2024年12月,“樂多滋”門店在新開放的福州達明街美食街開業(受訪者供圖) 2025年1月,福建省首批“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名單公布,延平區人民路上的“樂多滋”首店作為“特色”個體工商戶入列。乙巳蛇年的春節假期已然結束,帶著游子遠行時的依依不舍,“樂多滋”這杯延平人記憶里的“閩系古早味”,將在新的一年里繼續它的美食之路。(程若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