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共南平市延平區委宣傳部
    承辦:南平市延平區融媒體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聞網 > 延平新聞 > 正文

    新年“多重奏”,福建乘風破浪拼經濟!

    2025-02-11 09:46:09? 作者:   來源: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   責任編輯:肖練冰

    新年、開春、開工,乘風、破浪、揚帆。

    新年伊始,福建就在全省層面緊鑼密鼓開了三場重要會議:

    1月2日,新年第一個工作日,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召開。

    正月初八,春節后開工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召開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座談會。

    正月初十,新春第一場現場會——全省縣域重點產業鏈“四鏈”融合現場會召開。

    正月初八,春節后開工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召開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座談會。福建日報記者 肖春道 攝

    從頭就抓緊,起步就起勢。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發展的殷切期望。密集召開的會議,釋放出福建牢記囑托、奮勇爭先拼經濟的強烈信號。

    拼經濟拼什么?屏山君觀察到,新年“三場會”指向清晰:拼的是對時與勢的把握,拼的是對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突破,拼的也是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共同構筑的近悅遠來營商環境。

    當待春中,草木蔓發,春山可望。今天,屏山君就與你們一起展望新年山海之間奮勇爭先拼經濟的壯麗圖景,共同感受八閩大地再上臺階促發展的澎湃力量。

    乘風·因時因勢

    新年第一會關注營商環境,新春第一會聚焦民營經濟,新春第一個現場會促進縣域重點產業鏈發展,三場會連續把“拼經濟”這個關鍵熱詞“置頂”在全年工作之上。

    為什么這么“拼”?屏山君認為,這是對時代浪潮的積極因應,是對全局大勢的主動把握。

    5G+智慧工廠內的規?;a場景。泉州晚報社融媒體記者 陳起拓 攝

    放寬歷史的視界——

    自古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福建屢屢開風氣之先,一代又一代閩商勇立潮頭、搏擊商海,開啟了艱苦卓絕的創業興業歷程。啟程新時代,全省上下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扭住目標不放松,一張藍圖繪到底,謀高質量發展之“進”、聚新福建建設之“勢”。

    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風起云涌,全球經濟結構正在加速重塑。大風起兮,何以在時代發展浪潮中搶占先機、掌握主動、贏得未來?當此之時,福建關注營商環境,其實是在拼經濟發展的長遠之勢;關注民營經濟,其實是在拼經營主體開拓創新的主動性;關注縣域重點產業鏈,其實是在拼區域經濟“鏈”起的規模優勢。

    圖為南安市經濟開發區的科牧智能公司5G馬桶生產車間,機器人在注塑生產線上工作。福建日報記者 王毅 攝

    縱橫全局的經緯——

    對福建這樣的資源小省、民營經濟大省來說,靠什么在全國各兄弟省份的百舸爭流里奮勇爭先?福建把經濟工作放在全國大局中去謀劃去考量去推動,積極發揮作為改革開放重要省份的比較優勢,持續釋放制度創新動能。

    以營商環境“優”促經營主體“強”。繼“新年第一會”后,福建很快出臺了歷史上第一份營商環境建設規劃,明確了分階段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對外吸引優質生產要素在福建集中集聚,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鞏固拓展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重要通道功能;對內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以經營主體“強”促民營經濟“活”。福建省委省政府把召開“新春第一會”聽取民營經濟代表人士意見作為傳統,年年傳承。為的就是鼔勵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弘揚敢拼會贏的優良傳統,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探索走出一條具有福建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以縣域經濟“強”促全省經濟大盤“穩”??h域重點產業鏈的發展,一方面關系著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百姓民生幸福,一方面關系著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產業鏈規模優勢。繼2023年率先發布全國第一份縣域重點產業鏈白皮書后,我省連續兩年開春都以現場會形式聚焦縣域重點產業鏈發展,彰顯這一議題對于福建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聚力系統謀劃、串珠成鏈、優化生態,福建建立健全跨區域產業協作與聯動機制,以縣域重點產業鏈發展的滔滔流水,匯入全國波瀾壯闊的經濟大海。

    破浪·聚智聚力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10月在福建考察時指出,要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

    新年拼經濟,如何聚智聚力破浪前行?福建全省上下以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作為突破點,推動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正在火熱進行的哈爾濱2025年第九屆亞冬會上,福建“智”造燃情亞冬。來自福建的中國體育代表團領獎服,運用了中國首款自研的高性能防水透濕材料。福建“智”造還涵蓋了本屆亞冬會的火炬手、護跑手等群體的官方運動服飾,閃耀國際大舞臺。

    據介紹,安踏設計的短道速滑隊滑冰服被稱為“冰上鯊魚皮”,輕薄和透氣水平達到世界頂尖。圖源:新華社

    前幾天,屏山君參加了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座談會。“過去一年,國貨潮牌在市場中展現出強勁增勢,運動品牌領域表現尤為突出?!卑蔡ぜ瘓F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在會上說,“這次會議的主題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這也是安踏集團這幾年一直在努力的方向?!?/span>

    新質生產力的“民營力量”破土而出、茁壯成長,僅僅是福建聚智聚力拼經濟的一個維度。

    以發展外部環境的視角來看——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福建要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就必須以一流營商環境來匯聚資金、技術、人才、數據等創新要素。更好優化資源配置,以提高要素流通“便捷度”市場化為導向,增強對人才、資本、數據等資源要素的合理配置能力,實現資源要素匯聚整合、高效配置。

    以發展內生動力的視角來看——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深入發展,技術創新進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躍期。只有激活產業鏈和創新鏈的耦合效應,完善資金鏈和人才鏈的強力支撐,才能擁有“任憑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的定力,在經濟發展大潮中搏擊風浪。

    產業之城晉江一隅。圖源:新華網

    福建人拼經濟,要敢拼,還要會贏。在連續參加我省新年伊始的三場重要會議過程中,屏山君深切體會到,會贏的關鍵在于加快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

    新質生產力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福建推動促進創新同產業對接、人才同科技對接、資金同需求對接,把科技創新成果源源不斷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釋化器”“動力源”“強引擎”,體現福建特色、彰顯福建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步伐不斷加快。

    2024年,福建全省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0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257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72家;新增技術創新重點攻關及產業化項目82項。聚焦創新這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我省既抓“產學研用”上下游協同,也抓各創新單體橫向協調,打造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產業生態,以更科學的機制激發更強勁的創新活力,在推進產業創新和科技創新的深度融合中破浪前行。

    揚帆·有為有效

    拼經濟,拼的就是營商環境。當前,優化營商環境已成為國際國內的普遍共識、重要戰略。

    對福建而言,從資源稟賦看,拼消耗、拼投入的傳統路子難以為繼,必須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助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高質量發展;從經營主體看,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迫切需要良好的營商環境保駕護航;從發展內生動力看,要依靠一流營商環境“大磁場”來匯聚資金、技術、人才、數據等創新要素,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福州高新區在區政務服務中心上線“高效辦成一件事”窗口。圖源:高新福州

    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屏山君認為,更好統籌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二者間的關系,要注重運用以下幾種思維:

    堅持系統思維。按照《福建省營商環境建設規劃》部署,系統把握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要求,全方位深層次建設更好的市場環境、法治環境、開放環境、政務環境、創新環境、產業環境、要素環境、社會環境。同時,要深刻認識政府工作是一個有機整體,不管哪一級政府、哪一個部門,都代表了福建的水平與形象,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多作補臺的事、合作的事,不斷提升企業和群眾獲得感。

    平潭通過建設證照“一網聯辦”平臺,支持經營主體通過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一鍵觸發”相關證照,極大提升了企業辦事效率。圖源:平潭融媒體

    堅持辯證思維。一方面,政府必須有所為,要立規矩、穩秩序:近年來,我省出臺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公平競爭、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等地方性法規規章,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領域外資準入持續放寬,為“無形之手”強信心;還要善補位、優服務:我省持續深化政府服務集成化改革,形成全省行政審批“一張網”,建立服務企業“四通四到”機制,建成全省一體化大融合行政執法平臺,為“無形之手”減負擔。另一方面,要有所不為,尊重和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防止對微觀主體活動的不當干預,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經濟秩序。

    堅持改革思維。優化營商環境,需以改革思維破題。出臺我省歷史上第一份營商環境建設規劃、創新推出營商環境數字化監測督導機制、獲批成為全國首批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試點地區……一系列舉措激發更大的市場活力和內生發展動力。營商環境優無止境,亦要奮勇爭先、再上臺階,用改革的思維、創新的舉措,聚焦市場準入、事中事后監管、數據賦能等方面痛點堵點深化攻堅,提高各項政策舉措的前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讓“兩只手”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span>


    更多>>延平新聞
    更多>>福建新聞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區江濱中路461號
    辦公電話: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閩ICP備12013949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14090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210017
    延平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38603   舉報郵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閩公網安備 350702021000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