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共南平市延平區委宣傳部
    承辦:南平市延平區融媒體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聞網 > 延平新聞 > 正文

    一個熱氣騰騰的夜晚!2025年,延平加油干→

    2025-01-16 09:39:48? 作者:   來源:美麗延平   責任編輯:肖練冰

    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近日,延平區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夜話經濟”活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省、市相關會議精神。區委書記黃桂誠帶領大家在熱烈的討論中復盤2024年的工作得與失,既務虛更務實,既討論思路重點,更通過PPT方式看項目、議項目,進一步堅定2025年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堅持“市區一體”團結奮進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善于觀大勢、謀大事,自覺在大局下想問題、做工作”。過去一年,延平站位全省、全市大局,圍繞守護閩江“一江清水”,舉全區之力提前半年完成全省體量最大的網箱養殖清退任務,高效完成閩江源頭生態環境治理保護目標;成功創建“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縣(區),實現水土保持率全市第一;策劃打造的大武夷閩江“水上環帶”游成功試航,鄭成功文化新名片不斷增加……

    “我們將積極推進文旅融合發展,主動融入大武夷文化旅游圈和福州都市圈,扎實開展‘迎賓客引人流,促消費促發展’活動,加快推出支持影視產業發展政策2.0版本,今年引進影視劇組量再翻一番,通過20個大武夷閩江‘水上環帶’文旅項目,與古田、閩清等地‘串珠成鏈’,擦亮‘閩江之珠·門戶城市’名片。”區文體旅局負責人說。

    “新的一年我們將結合大武夷閩江‘水上環帶’項目建設,以獲評省級‘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縣(區)’為契機,對一江三溪七十二支流開展規劃,繪好水利‘藍圖’,統籌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小流域綜合治理等一批項目。”區水利局負責人說道。

    堅持“兩區”融合團結奮進

    過去一年,延平區與南平工業園區“兩區”融合發展,物聯網電池、竹木加工2條縣域重點產業鏈不斷“延鏈擴鏈強鏈”,科特派產學研實訓基地及專家樓揭牌啟用,延平—閩侯、南平工業園區—福州高新區新時代山海協作持續深化,南平港貨物年吞吐量超25萬噸……延平“市域經濟中心”職能不斷鞏固拓展。

    “目前已梳理2025年省市重點項目57個,特別是圍繞臨港經濟、低空經濟等‘新賽道’,深化‘兩區’融合,譜寫共贏共享新篇章。”區發改科技局負責人說。

    “我們將結合‘入企問需、暖企助企’走訪服務活動,為企業解決‘急難愁盼’,推動總投資16.6億元的竹哈哈、綠巨人等一批在建項目盡快投產,持續壯大物聯網電池、竹木加工兩條縣域重點產業鏈。與南平工業園區形成合力、優勢互補,支持企業技改升級,打造一批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區工信商務局負責人說。

    堅持全區“一盤棋”團結奮進

    過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曲港大橋通車、南平新大橋北引橋完工、九峰隧道全線貫通、劍津小學建成投用、多處市政道路煥新、多個城市公園開放、老舊小區改造見成效、城鄉供水一體化和城區污水管網順利推進……延平各項民生實事多點開花,群眾幸福持續加碼。

    “2025年,我們將聚焦城市品質提升,加快城市交通、排水、污水處理等民生領域補短板,目前已謀劃項目8個、總投資7.6億元,給群眾更多不同的民生驚喜點!”區城管局負責人表示。

    新的一年,奮勇爭先、再上臺階

    黃桂誠說,做好新的一年各項工作,要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各項工作全過程、各方面,時時、處處牢記“市區一體”、“兩區”融合,以更寬視野、更高標準、更大力度謀發展、促改革、抓落實。要時刻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歷史耐心,一錘接著一錘敲,滴水穿石、久久為功,更好地穩就業、防風險、惠民生、強信心,確保各項工作開好局起好步。要不斷優化工作機制,加強區級層面統籌,堅決防止自拉自唱、自娛自樂、各行其是的不良傾向,激勵黨員干部擔當作為,共同開創延平事業更加美好的明天。

    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艱,持則可圓。一場凝聚共識、碰撞智慧、統一思想的務虛夜話后,參會的同志們無不精神振奮、信心滿滿。延平發展的新征程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主角,2025,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鉚足干勁加油干!(圖/文 繆韻 王麗娜)

    更多>>延平新聞
    更多>>福建新聞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區江濱中路461號
    辦公電話: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閩ICP備12013949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14090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210017
    延平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38603   舉報郵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閩公網安備 350702021000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