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共南平市延平區委宣傳部
    承辦:南平市延平區融媒體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聞網 > 福建新聞 > 正文

    五虎山下廢棄古井或有1000歲 井圈上有刻字

    2025-01-06 10:54:40? 作者: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刻有文字的古井。

    近日,閩侯縣祥謙鎮琯前村村民林宇錦在自家祖宅(新厝59號)后院有了一個意外發現——一口常年廢棄的古井上竟有刻字。據文史專家初步確認,這口古井有千年歷史。目前,該處文物線索已經報送閩侯縣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

    琯前村位于五虎山下。“這口井一直在我家祖宅后院,以前大家都沒留意井上的‘坑坑洼洼’其實是刻字。最近我回家,偶然發現井圈上隱約有‘慶元丁巳年重修’字樣,就趕緊聯系了相關歷史專家。”林宇錦說。得知消息后,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省曇石山博物館原館長歐潭生等多名考古專家迅速趕到琯前村,開展進一步考察。

    “井上的部分文字模糊難辨,一開始我們在‘天圣三年’和‘天鑒三年’之間猶豫。后來,《閩都考古錄》的作者黃榮春和鰲峰坊文旅公司董事長李寶惠一致認為是‘天圣三年’,我們才確定下來。”歐潭生表示,通過翻閱《閩都考古錄》中的閩侯宋代水井條文,他們發現這口古井未被收錄其中。初步判斷,這口古井建造于北宋天圣三年(1025),南宋慶元丁巳年(1197)重修,距今已有千年歷史。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口古井呈八角形,井圈刻有“福州天圣三年立,慶元丁巳年重修”字樣,井口上還有人工鑿出的二十八個圓坑。初步確認年代后,專家們有了新的疑問,這二十八個圓坑是做什么用的?

    “民間信仰中樹有樹神、河有河神、井有井神。為了祭拜井神,村民在井口鑿出二十八宿的圓坑,用以堆沙或是團泥插香,又或是熔蠟插燭,在初一、十五時便于祭祀。”歐潭生猜測道。

    據了解,福州市古井眾多,其中不少有近千年歷史。此次琯前村古井刻字的發現,對于閩都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專家們表示,若能確定這口古井的歷史價值,將對五虎山地區歷史文化脈絡的梳理和保護開發起到積極作用。(記者 陳木易 通訊員 陳舒凡 鄧一飛 文/攝)


    更多>>延平新聞
    更多>>福建新聞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區江濱中路461號
    辦公電話: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閩ICP備12013949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14090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210017
    延平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38603   舉報郵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閩公網安備 350702021000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