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
2024-12-26 08:50:54? 作者: 來源:兩會宣傳組 責任編輯:肖練冰
|
12月25日上午,南平市延平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南劍州大劇院隆重開幕,這是延平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來自全區各條戰線上的人大代表肩負著延平人民的重托出席大會。本次會議應出席代表234名,實到代表218名,符合法定人數。 區領導黃桂誠、黃春、葉文平、林華生、艾琴、黃洪河、鄧華梁、段閩杰、蔡劍心、鄭龍才、陳昌灶在主席臺前排就坐。大會由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黃春主持,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幕。 區長葉文平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指出,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深化拓展“三爭”行動、細化實化“五增”目標,緊扣“12335”行動和“10+6”重點工作,經濟運行回升向好,社會大局保持穩定,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預計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5%,財政兩項收入可比口徑分別增長2.6%、3.1%,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7%、7%。 報告指出,過去一年,團結奮進始終是主流,發展活力持續迸發。市本級每年“真金白銀”支持延平區發展基金2000萬元,支持延平區公共設施管理資金近1億元。在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一批群眾“微心愿”得以實現,9個城市公園改造提升、“三江六岸”夜景、南紙老廠區文創園重煥新生。 產業升級始終是重點,發展態勢持續鞏固。農業增效步伐穩健。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81億元,增長6.5%,全市第1。工業轉型升級提速。全區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研發投入3.78億元,增長17.03%。消費潛力加快釋放。策劃實施“環閩江游”項目20個,打造大武夷閩江水上環帶旅游線路4條,入圍全省縣(市、區)鄉村文旅發展“服務力”前20。 項目建設始終是引擎,發展動能持續增強。強化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億元以上謀劃項目轉化率從去年的38.6%提高到64%。新增入庫項目170個,全市第1。 城鄉共建始終是基礎,發展效益持續提升。城市更新扎實推進。策劃實施總投資172.7億元的65個城市建設品質提升項目。啟動24個片區老舊小區改造,爭取資金3.35億元,資金量超過前3年總和,全市第1。鄉村振興穩中提質。客貨郵融合順利通過省級驗收,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生態環保始終是底線,發展底色持續厚植、“護綠”筑基顯成效。扛牢閩江“零公里”起點生態保護政治責任,深化拓展“巡山交樹”“巡河交水”等機制。“擴綠”增量提質效。連續3年超額完成植樹造林任務,水土保持率達95.3%,全市第1。“興綠”引領促長效。“爐下之問”生態文明實踐展示館建成投用,成功獲評全市首個省級生態安全教育基地。聯合南平工業園區成立“雙碳”產業服務平臺,加快“一元碳匯”項目建設。 民生福祉始終是根本,發展成果持續惠民。社會保障有力有效。民生領域相關支出同比增長7.98%。35個為民辦實事項目全面完成。社會大局安定穩定。2起成功避險避災案例獲應急管理部通報表揚。 自身建設始終是關鍵,發展信念持續堅定。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把黨的領導貫穿政府工作全過程各方面,統籌推進黨紀學習教育、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集中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 報告指出,2025年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財政兩項收入增長3%,固定資產投資、規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5%、6%。 報告強調,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必須堅持“三個團結奮進”不動搖:堅持“市區一體”、團結奮進;堅持“兩區融合”、團結奮進;堅持“全區一盤棋”、團結奮進。 報告最后強調,實干鑄就偉業,奮斗開創未來。新的一年,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以更加強烈的擔當精神和事爭一流的奮斗姿態,抓好各項任務落實,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延平實踐! 大會聽取區人民法院代院長甘代興所作的法院工作報告。大會還聽取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林建所作的檢察院工作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