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共南平市延平區委宣傳部
    承辦:南平市延平區融媒體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聞網 > 閩北新聞 > 正文

    邵武:農業“機械化” 種田更高效

    2024-12-24 09:23:31? 作者:   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18日,在邵武市吳家塘鎮鐵羅村村頭的田野上,機聲隆隆,5臺120匹馬力的旋耕機,在已經深翻過的稻田里起壟,以日均百余畝的作業速度推進,備耕冬閑種植經作、來年烤煙生產。

    “我們合作社的農機具足夠保證全鎮農業生產的需要。十多天前,旋耕機就下地了,近期可完成全鎮近7000畝的煙田和經濟作物的種植起壟。”邵武市海明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萬海明說,“今年我家種煙146畝,烤煙收后全部種上了糧食作物,130畝玉米純收入有14萬元,16畝的水稻產量高達1.2萬公斤。明年,我家烤煙種植面積將增加到162畝,決定煙后全部種水稻保糧食生產。”

    邵武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市)。近年來,邵武市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增加糧食播種面積,促進農業產業發展。在全面兌現省、市糧食獎補政策基礎上,當地出臺了糧食生產“疊加獎補”政策,即早稻種植每畝補助450元、30畝以上種植大戶每畝再另加30元。各鄉鎮(街道)也因地制宜出臺了相應的激勵政策,促進“復種”指數有效提高。今年,邵武的早稻種植面積較去年增加了8000多畝。

    據了解,邵武已有登記注冊農民專業合作社1000余家、大型農機專業合作社16家。全市擁有拖拉機、耕整機、旋耕機、水稻插秧機、聯合收割機、谷物(糧食)干燥機等新機具4700多臺,擁有無人機200多臺、機手200多人。通過農業機械化服務的水稻作業總面積達80余萬畝,無人機植保面積突破200萬畝。

    依托包括新機具在內的農業“五新”技術的推廣運用,邵武近5萬畝耕地煙稻輪作,保證了農民的收入增加,讓農民種田賺錢實現了輕松、高效。

    “當下,農業激勵政策很多,加上農機的運用代替了人力,如果在外面沒有好的經營項目,在家務農是相對穩定且輕松的選擇。”在外經商20多年的肖家坊鎮坊前村村民巫自偉2021年返鄉,從與人合伙種煙、種稻、種竹蓀,到自己單干,每年種植烤煙30多畝、制種120多畝,還開著自己的收割機幫人割稻,年收入達20萬元。(林傳仁 黃逸倫 彭程)

    更多>>延平新聞
    更多>>福建新聞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區江濱中路461號
    辦公電話: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閩ICP備12013949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14090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210017
    延平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38603   舉報郵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閩公網安備 350702021000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