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區教育學會奏響“教育家精神”奮進曲——就平處坐 擇深處探 向寬處行
2024-12-05 09:58:20? 作者: 來源:區教育學會 責任編輯:肖練冰
|
“從規范化走向特色化,再從特色化走向品質化,是辦新質學校缺一不可的路徑。我們將持續反思與改進,有效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和品質化建設,在充滿無限挑戰中,造就學校創新發展更多驚喜點。” 初冬云谷,高遠澄明。近日,在南平市教育學會2024學術年會暨南平市中小學校(園)長治校辦學能力提升工程階段性成果展示活動中,南平市中小學(園)優秀校(園)長獲得者、延平區實驗小學校長陳清玉作為全市校(園)長中5個典型發言人之一,以《讓每一個生命都綻放精彩》為題,滿懷激情向近500名與會者分享了創辦迎賓實驗小學篳路藍縷、玉汝于成的歷程,以及傳承發展延平區實驗小學百合文化的心路心得。 “這是我區校長首次在全市校(園)長治校辦學能力提升工程階段性成果展示活動交流分享辦學經驗并現場與省、市專家面對面展開的校(園)長論壇中亮相。”延平區教育學會負責人介紹,近兩年來,延平區教育學會胸懷“國之大者”,心系師生之關切,借智引力,實現自我革新與迭代,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底氣。確立“就平處坐——躬耕教壇,擇深處探——求是創新,向寬處行——弘道追求”的教師專業發展的三個路徑,多維度構建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之路,將教育學會打造成廣大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家園,未來教育家成長的搖籃。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教師節前夕首次提出并深刻闡釋教育家精神,這是關于教師隊伍建設重要論述的一次集成和凝練,為新時代廣大教師的成長、為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明確了目標、提供了行動指南。”延平區教育學會負責人說,“延平區教育學會牢記囑托,在延平區委、區政府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引領下,在市、區兩級主管局領導下,突出‘榜樣、師道、平臺’三個關鍵要素,積極創新驅動,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一是樹立‘教育家’的典型榜樣,表彰一批人、帶動更多人;二是構建師德師風教育體系,弘揚‘師道’傳統,幫助教師樹立崇高職業理想;三是不斷優化完善教師職業發展環境,提供廣闊展示平臺。延平區教育學會‘以匠人之心,琢育人之美’,積極踐行教育家精神,才能初展。” 流既遠,其源自深。2024年,延平區教育學會居之無倦,挺膺擔當,恪盡職守,緊緊圍繞教師專業發展的三個路徑、創新驅動的三個關鍵要素,開啟了一系列抖落銹跡、向星空仰望的華麗轉身: 區教育學會圍繞“雙減”,把“問題清單”轉化為“責任清單”,實施靠前指導和“深加工”,會員踴躍參與2024年福建省義務教育階段優秀作業設計評選活動中,選送市級參評義務教育階段大單元優秀作業設計作品共75件,獲獎71件,獲獎比率94.67﹪,實現“全面開花”。由市級選送至省級參評作品38件,參評比率50.67﹪。市級獲獎及推省獲獎比率連續兩年均位列全市前茅,《運用層級推動工作模式提升教師作業設計水平》典型做法得到《閩北日報》等新聞媒體報道。 區教育學會副會長、揚真小學校長游美蘭主持的《走向五育融合的剪紙藝術:山區小學育人方式變革25年實踐探索》榮獲福建省教育學會2024年“新華·福建基礎教育優秀成果獎”教學成果獎一等獎。這是近十年來,我區在全省獲得的最高教學成果獎。 在第一屆福建省教育學會青年教師發展委員會成立大會上,延平區教育學會小學體育分會副會長陳清玉當選為副理事長。據了解,福建省教育學會青年教師發展委員會的成立,旨在促進福建省青年教師的發展,為青年教師搭建一個交流溝通以及能力提升的平臺,促進多學科資源的共享和交叉融合,以提升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方面的能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學識扎實、能力出眾的青年教師隊伍。陳清玉的當選,開創了延平區教育學會會員當選省級教育學會核心成員的先河。 市教育學會副秘書長、區教育學會副秘書長、水東學校副校長、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鄭志平被福建省教育學會授予“福建省教學學會優秀個人會員”稱號。延平區教育學會自成立以來,首次有教育學會會員獲得省級教育學會的表彰。 區教育學會小學語文分會會長、南平第二實驗小學校長陳敏聰由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聘任,擔當教育部“基礎教育精品課”評審工作;延平區教育學會4位同志當選南平市教育學會理事,其中1人當選為常務理事;36人被推選為南平市中小學(園)教學研究指導組成員,其中擔當學科指導組組長2人、副組長5人。 秉持教育初心使命,賡續教育責任擔當。下一步,延平區教育學會將接續深耕教育本源,厚植創新基因,以共創共享的價值追求,遵循“七商教育”治教理念,帶動廣大會員共同描繪出高質量發展的教育學會“錦秀圖”。(于培洋 陳艷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