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融四化”促基層治理“融合善治”
2024-12-04 10:34:49? 作者: 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
近日,福建省委改革辦發布全省深化拓展“三爭”行動典型案例,我市探索“四融四化”片區聯合執法模式案例成功入選。 近年來,南平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重要指示,大力推動鄉鎮(街道)片區聯合執法省級試點工作。通過“一線融合、治理融合、制度融合、平臺融合”,推進行政執法“一體化、科學化、規范化、數智化”。“四融四化”片區聯合執法模式打通了基層綜合執法“最后一公里”,使基層執法從“單兵作戰”轉為“協同共治”,有效推動基層治理效能提升。 一線融合 前移治理關口統一調度 政和縣石屯鎮通過片區聯合執法,高效有序地將“兩違”巡查整治工作抓實抓到位。 “‘兩違’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城鄉治理的‘老大難’和‘硬骨頭’。特別是在行政執法過程中,常常由于鄉鎮缺少執法權限,往往‘看得見、管不著’,即使縣直部門下來了,難免也因缺乏統一行動,出現了多頭執法、重復檢查。”日前,政和縣平原片區聯合執法中心負責人王平表示,賦權鎮街執法改革以來,雖解決了“看得見、管不了”問題,但“接不住,管不好”問題仍突出,片區聯合執法有效解決了這個問題。將治理的“關口”前移到基層,能夠很好地對違法行為進行預防和控制。 “片區聯合執法的初衷就是將各方執法力量向基層一線聚集融合,以構建起一個扁平化管理、上下聯動的一體化綜合執法新格局。”王平介紹,聚焦一線融合,其實是為了更好地明確“誰來執法”的問題,從而在面對突發事件時能夠迅速作出反應,有效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安全。 據介紹,2024年8月,我市印發《鄉鎮(街道)片區聯合執法工作指引》。針對南平市區域范圍、人口基數、產業特點、執法體量和工作便利性等實際,將縣域內的鄉鎮(街道)劃分為若干個片區,整合各領域行政執法隊伍,按50%以上比例將精干執法力量下沉至片區一線,由片區統一指揮調度縣鄉執法人員。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南平市持續推動部門行政資源向鄉鎮延伸,逐步將行政執法優勢轉化為基層社會治理效能。目前,已實現每個片區以駐點為中心覆蓋相鄰2-4個鄉鎮,有效形成“30分鐘執法圈”。此外,片區普遍也能在鄉村組織開展重大執法行動、復雜疑難案件辦理。 治理融合 變“多次檢查”為“一次查全” “片區聯合執法,也給我們帶來了諸多便利,過去可能要經歷多次、反復的檢查,現在一次查全,我們能夠更好地將精力投入到經營當中去。”建甌東游鎮某餐飲經營者如是說。 過去,一個餐飲行業可能要面對衛生監督部門、消防部門、市場監管部門的逐一檢查。現在,通過片區聯合執法的精準賦權,“綜合查一次”即可。 截至當前,建甌市推行“綜合查一次”,統一對638個檢查主體,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從源頭上減少檢查1914次。 基層治理之所以能從“多頭管”轉為“一件事”,還得益于改革推進過程中,建立起了“縣級指導—片區牽頭—鄉鎮(街道)協作”機制,進一步明確執法事項、運作模式,有效提升基層的綜合治理能力。 據了解,南平市還將可賦予鄉鎮(街道)477項行政執法事項,按照“6個專業+1個綜合”進行分類,并統一制定多部門綜合執法檢查計劃,合理確定頻次,定期開展聯合檢查,解決重復執法問題。 制度融合 使聯合執法在常態化中見長效 “我們希望通過片區聯合執法,減少執法資源的浪費,讓基層治理成效能夠更好地惠及群眾。”建甌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局長葉暉表示,片區聯合執法改革因地制宜采取“城區+鄉鎮”架構統籌設立聯合執法片區,“常駐+抽調”模式推動市直執法力量下沉,“巡查+執法”機制早發現、早處置違法行為,處理的正是“成本”與“效益”之間的關系。 目前,全市堅持上下聯動、一體運作,整合縣級執法力量下沉人員184人,基層執法力量比增49%。在面對重大復雜案件時,則采取“常駐+抽調”的方式,整合派出(駐)機構和各鄉鎮(街道)執法大隊力量,協同開展執法。目前,可統籌調配650多名派駐機構人員和370多名鄉鎮(街道)綜合執法大隊人員。 自片區聯合執法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南平市始終立足長遠,將“制度融合”作為關鍵一環,縱深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等“三項制度”,使聯合執法在常態化中見長效。 此外,南平市還十分重視提升基層執法隊伍專業素養,在完善制度的同時,也加強培訓力度,全市已經建立綜合執法“導師幫帶”“師帶徒”等制度。截至目前,已挑選155名經驗豐富的片區執法人員,對鄉鎮(街道)執法人員進行“傳幫帶”,全市先后組織執法隊伍培訓36場次,覆蓋人員超3500人次。 平臺融合 “簡案快辦”提升基層執法質效 今年5月,順昌縣綜合執法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通過“鄉呼縣應、上下聯動”響應平臺收到埔上鎮有兩處房屋存在“違建”的線索。中心立即反應,通過該平臺的指揮調度、派單督辦等功能,派出埔上片區聯合執法隊員前往埔上鎮現場核實情況,并就違法行為進行依法處置。 在推動片區聯合執法過程中,南平市十分注重“線下合力”融合“線上協同”,從而實現“智治賦能”。大力推廣“閩執法”平臺,全市35個條線305家市、縣直執法單位以及10個縣(市、區)142個鄉鎮(街道)均入駐并全面使用“閩執法”平臺系統開展執法。 此外,各縣(市、區)改造升級原有的執法平臺,運用智能化手段,實現“簡案快辦”辦理。如,順昌縣及時將原有的“鄉呼縣應、上下聯動”平臺進行改造升級,實現了縣鄉聯動執法完成率100%。 “過去,鄉鎮(街道)遇到無法解決的復雜事項或突發事件時,可通過‘鄉呼縣應、上下聯動’平臺向縣級職能部門‘呼叫’。如今,我們將它進一步完善,與片區聯合執法相適應,從而更好地實現‘街鄉吹哨、部門報到’。”順昌縣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副局長趙剛說。 智慧監管不僅打通了部門間的信息壁壘,也促進了政府職能的轉變,使得基層治理更精準、更高效、更暖心。同時,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費。 下一步,南平市將進一步深化基層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持續完善“四融四化”鄉鎮(街道)片區聯合執法工作機制,破解鄉鎮執法“小馬拉大車”治理難題,助力全市基層治理能力再上新臺階。(林夢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