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共南平市延平區委宣傳部
    承辦:南平市延平區融媒體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聞網 > 閩北新聞 > 正文

    南平:以“數”賦能 讓企業獲益

    2024-11-29 09:43:23? 作者:   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南平“綠創平臺”強化科技引領,為產業、人才、技術、資金等提供全方位服務——

    以“數”賦能 讓企業獲益

    福建帝盛科技通過“綠創平臺”的“配資金”功能,提交了5000萬元股權融資需求,并順利簽約獲得融資,建設了研發樓和新產品的生產線,預計2025年內,三期防曬劑項目將實現投產;

    建甌市尚華竹業有限公司借助“綠創平臺”的大數據優勢,獲得“量身定制”的一套金融產品,并與金融、擔保機構達成合作,順利拿到一筆650萬元的竹產業專項貸款;

    福建省莊禾竹業有限公司通過“綠創平臺”對接專家庫,與福州大學的專家精準匹配,校企雙方聯合攻關“集成竹地板制造的熱處理智能自動化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發項目”,并運用到生產中;

    ……

    讓這些企業獲益的“綠創平臺”,是南平市綠色產業創新服務平臺的簡稱,自2023年12月22日正式運營以來,已成為南平市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引擎,助力南平市綠色產業優化升級。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南平,被譽為“綠色金庫”“南方林海”“福建糧倉”“中國竹鄉”,擁有獨特的生態資源優勢。

    然而,由于缺乏大數據等要素的支持,綠色產業家底不清、產業斷點堵點難掌握、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需要破解。基于此,南平市綠色產業創新服務平臺應運而生。

    走進“綠創平臺”服務中心大廳,大屏上實時更新著南平主導產業“四鏈”的最新數據情況。

    “‘綠創平臺’是全國首個市縣級產業創新服務平臺,依托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成果和浙江大學團隊設立。”“綠創平臺”運營團隊負責人張容城介紹,“我們將OpenKS技術與產業數據相結合,構建了產業鏈‘強補固拓’分析、靶向企業推薦等一系列模型算法,從產業、技術、人才、資金等維度,構建南平優勢產業數據庫,繪制重點產業創新鏈圖譜,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入查找產業技術堵點,實現前沿技術新突破,為產業提供人才、技術、資金等一站式精準服務方案。”

    數字賦能,綠色發展有“智”更有“質”。圍繞“四鏈融合”,“綠創平臺”以大數據賦能,通過深入開展全面體檢,摸清產業鏈,精準為產業開展“把脈問診”,并圍繞重點產業鏈的創新需求,通過專利技術分析模型,為企業提供關鍵技術咨詢。

    為了進一步強化技術人才對接,“綠創平臺”積極導入人才鏈,匯集產業研發人才資源,為企業精準匹配相關前沿技術專家,構筑起產業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

    此外,為破解企業融資難題,補齊資金鏈短板,“綠創平臺”還與相關銀行合作,推動以“技術流”為貸款標準的科技貸產品,開展科技信貸服務,為科技企業提供長期、穩定、低息的信貸資金支持。通過摸清產業鏈、嫁接創新鏈、導入人才鏈、融合資金鏈等服務,“綠創平臺”不斷培育綠色產業發展的新質生產力。

    截至目前,“綠創平臺”已匯聚全市8個主導產業相關數據5億多條,梳理出本地企業4535家、行業關鍵技術101項、人才1251人,布局產業鏈節點308個,與33家研究院所和金融機構達成合作,在看產業、找技術、搜人才、配資金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在今年5月舉辦的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南平市綠色產業創新服務平臺項目在數字福建展館的主參觀路線上“C位”亮相,受到參展嘉賓的關注。

    今年10月15日至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福建考察時指出,要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加快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加強高能級科創平臺建設。

    探索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高位統籌打造綠色產業創新平臺,南平已邁出堅實一步。今后,南平將繼續以推動“四鏈”深度融合聚力,不斷為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盧國華 湯文娟)

    更多>>延平新聞
    更多>>福建新聞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區江濱中路461號
    辦公電話: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閩ICP備12013949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14090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210017
    延平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38603   舉報郵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閩公網安備 350702021000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