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區委:守護一江水 青年來助力 河小禹“6633”機制探索實踐
2024-10-08 09:23:53? 作者: 來源:團區委 責任編輯:肖練冰
|
延平區地處福建“母親河”閩江0公里起點,建溪、富屯溪、沙溪在此匯合,當水陸之會,扼八閩之喉,素有“閩江之珠·門戶城市”之美譽。為守護好一江清水,延平區切實扛牢閩江流域治理的政治責任,牽頭聯系閩清、古田、尤溪等上下游13個縣(市、區),開展環閩江聯合“巡河交水”行動,實現全域Ⅱ類水。古有大禹治水,今有小禹護河。2021年來,在新一屆延平區委的堅強領導和團市委的精心指導下,延平團區委積極聯動區河長辦、高校、基層團委開展“河小禹”專項行動,創新推行河小禹“6633”機制,助力“河小禹”專項行動與“巡河交水”機制的有機融合更有高度、更有深度、更有力度。 第一個"6":開展“河小禹”專項行動“六”大活動 對照團省委、省河長辦下發的“河小禹”專項行動六大活動內容要求,梳理延平區加強閩江流域綜合治理做法的代表性點位、資源優勢等,圍繞“微巡查”大守護、“微課堂”大科普、“微創意”大傳播、“微文章”大情懷、“微攝影”大能量、“微演講”大舞臺六大活動,組織高?!昂有∮怼鄙鐣嵺`隊深入閩江流域重點沿線河段,開展思政交流、巡河護河、科普宣傳、調研實踐,提高“河小禹”們深入領會、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個“6”:提供“河小禹”專項行動“六”大支撐 一是一支隊伍精準對接,由團區委、區河長辦、鄉鎮(街道)團委、大學生志愿者組成服務隊,整合資源力量,為各高校“河小禹”社會實踐隊提供“一對一”、“全過程”的對接服務。二是一項機制全力保障,采取“定單+點單”模式,聚焦延平區內外高校的不同需求,精準提供點位資源、路線規劃、行程保障等服務。三是一堂思政深學細悟,深化循跡溯源,緊密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到延平調研時所留下的珍貴足跡和寶貴財富,將“爐下之問”生態文明的生動實踐轉化為“河小禹”思政課堂。四是一張網格聚力巡護,團區委根據區河長辦提供的河流治理規劃和重點任務,形成河段認領清單,以爐下鎮團委與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作為試點,采取“網格化”河段管理模式,組建“河小禹”青年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巡河交水”志愿服務活動,助力深化“村村交水”工作機制。五是一批路線專業推介,串聯梳理一批調研實踐意義強的精品路線,為來延實踐的高校提供更優質的選擇方案。六是一個平臺集中展示,為各高?!昂有∮怼鄙鐣嵺`隊提供入戶宣傳、互動宣講、新媒體等多形式宣傳平臺。 兩個“3”:實現三個“轉變”、三個“提升” 一是通過融入思政課教育、現場巡河檢測、相關知識科普、訪談交流等多種實踐形式,多元化開展“河小禹”專項行動“六大”活動,拓寬學習路徑,讓“河小禹”們能更近距離了解延平區堅持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強閩江流域綜合治理的舉措和成效,從“一知半解”變為“全面了解”,實現“實踐育人效能”的提升。二是通過組建隊伍,優化對接模式,強化團區委、區河長辦、屬地基層團委、相關企業等多方聯動,推動了高校與屬地開展“河小禹”專項行動從實踐鏈接到深度合作,從“單打獨斗”變為“并網聯動”,實現“服務保障質效”提升。三是通過加強與來延高校、區河長辦的互動、聯絡,對照“河小禹”專項行動主題,梳理形成實踐精品路線,推薦實踐隊以串點連線形式展開實踐,強化系統思維啟發,推動“河小禹”專項行動從“碎片化”變為“系統化”、從暑期實踐到日常延長實踐,實現“活動常態長效”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