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黨建】打造黨建品牌 凝聚發展力 |延平區法院機關黨委:紅延天平 和合聚力
2024-09-26 11:44:20? 作者: 來源: 責任編輯:
|
編者按:為深入貫徹省委“三爭”行動,落實市委“五增”目標,延平區圍繞模范機關創建,聚焦打造“閩江之珠·門戶城市”,展示黨政機關名片,持續開展區直機關“一黨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黨建品牌創建活動,把各機關黨組織打造成為堅強戰斗堡壘。 為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延平區組織機關黨組織在延平新聞網開設“機關黨建品牌”專欄,對區直機關優秀黨建品牌進行集中展示,如延平區委辦公室黨支部“擔當引領守初心、凝心聚力三服務”,延平區人大常委會機關黨支部創新建立人大主席團(人大工委)兼合式黨支部等,讓廣大機關干部領略機關黨建“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的時代風采,助力機關黨建工作增創特色,推動形成比學趕超、爭先進位的濃厚氛圍,提質增效,全方位助推延平“二次創業”。 延平區法院機關黨委 紅延天平 和合聚力 一、品牌內涵 延平區法院堅持在黨的領導下,緊緊圍繞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聚焦黨建引領促審判、能動司法促治理、實干擔當促發展、司法為民促和諧的“和合”理念,把以“和合”為中心的黨建品牌意識,輻射到審判執行具體實務中、各支部規范建設過程中,積極傳達柔性司法、案結事了、政通人和的司法理念。 二、創建措施及成效 延平區法院自創建“紅延天平 和合聚力”黨建品牌以來,圍繞“三化一提質”黨建工作思路,專注“四個聚焦”,做實“和合”理念與黨建工作相融合,不斷拓展“黨建+”工作形式,抓實“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抓手、一支部一成效”。2023年以來,共有67人次獲得省、市、區級表彰,6個集體獲得市級表彰,5個集體獲得區級表彰,20篇論文、典型案例獲省市級獎項或被刊發。 (一)聚焦政治領題,用“和合”展現黨建引領新面貌。一是“關鍵少數”有合力。強化院領導班子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定期匯報履行分管范圍內“一崗雙責”情況,形成黨組抓黨建的合力。堅持“第一議題”抓學習、“第一遵循”抓貫徹、“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實。二是理論學習有結合。著力推進學習型黨支部建設,開展線上和線下集中學和自主學。制定“三全三學”工作方案,推進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主題黨日活動等制度,與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青年干警政治理論學習同步規劃、同步推進。三是組織建設有融合。扎實推動“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年”活動,著力打造“四強四好”黨支部,組織召開“五星級黨支部”黨務工作交流座談會和黨務干部業務培訓會,評選出“黨員先鋒崗”23名。四星級黨支部數量達到100%,其中3個支部獲評為五星黨支部。 (二)聚焦能動破題,將“和合”推動基層治理新作為。一是源頭化解“和”字訣。協同推進“網格+訴源治理”的多元化解工作格局,全面推行“一鄉鎮(街道)一法官工作站”工作機制,發揮19名黨員法官“黨員先鋒”示范作用,現場指導案件化解、協調案件60余件。二是矛盾解紛“合”有方。第六支部圍繞“和諧+ 合力”黨建工作思路,聯合成立物業糾紛調解室,通過少量立案,以點以案進行示范、指導。2023年,共向各調解組織推送訴前調解案件3517件,調解成功1983件。三是以“合”促“和”護平安。創建“一中心四結合”深度參與基層治理工作機制,以“四端四網”推進“四源共治”,選派68名法官、法官助理參與平安指導員工作機制,充分發揮訴前調解指導的法定職能,夯實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三)聚焦發展破題,以“和合”提振實干擔當新活力。一是合作共贏強推動。圍繞審判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構建全區破產處置“大合作”工作格局,以“法院推送+政府推介”的模式,成功引入兩家公司先后拍賣成交,推進2處樓盤續建、驗收,實現債權人、破產企業、國資企業“三贏”。二是山水一體共推進。第四支部以“支部工作有落實,黨員人人有責任”的工作要求,提煉“三多三推進”生態司法保護工作機制,做實涉“山”和“水”類型案件的生態懲治、生態修復和生態補償。2023年共審結涉生態刑事案件11件15人,敦促涉案當事人繳納生態修復專項資金14.4684萬元。三是實質化解增實效。圍繞“和洽+合力”,第四支部依托“行政爭議預防調處中心”,通過“三地法院”聯動協調,共同提高行政機關的應訴能力。2023年向行政機關發出司法建議書6份,推動實質整改、實質化解。 (四)聚焦民生答題,把“和合”融入司法為民新需求。一是緊盯問題“出實招”。及時梳理為群眾辦實事服務項目舉措 12項,為有效解決“上班族”訴訟難問題,提供訴訟“延時服務”,開展夜間庭審5場次。向5名司法救助案件申請人,發放國家司法救助金22萬元。二是提高化解“加速度”。注重落實“有信必復”,錨定“重點突破+日常維護”的信訪工作方式,院領導下訪、接訪197人次,化解重大信訪9起10人。設立執行服務中心,實現一站通辦立案登記、執行和解、涉執信訪等事務。三是普法宣傳“貼近式”。第二支部圍繞“和睦+合力”,貼近群眾、團結群眾,向群眾宣傳黨的政策,組織開展理論宣傳、法治宣講,進社區、村、企業,開展預防校園欺凌專題講座、關愛女性權益、企業合規經營等專場普法宣傳活動30余場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