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筆談|延平城四十八坊
2024-09-26 09:24:02? 作者: 來源:美麗延平 責任編輯:肖練冰
|
延平城有四十八坊,建立于明代隆慶年間(1567-1573年)。“坊”有多種解釋,如:坊市、牌坊、坊肆、樂坊等等,而明代南平所設之坊,專指邑里之名(即把一個城邑劃分為若干區,通稱為坊),府縣城里的坊是行政單位的自治組織,相當于現在的街道社區或居民委員會,規模要比居委會小,一個坊只管百余戶。坊的歷史悠久,在春秋時的《禮記·坊記》中就有記載了。坊是歷代地方政府治理城市的組織,漢稱亭長、唐稱坊正、宋稱保長、明清稱坊長、或稱廂長,農村稱里長。民國初年,居民稱坊民,召開坊民大會,選舉坊長,并議決坊民提案等,后改為保長、街長,坊便名存實亡。 延平城共有四十八坊,城內三十二坊,城外十六坊。每個坊都有坊名,有明確的界線,建有高大的坊門。坊名有的以人為名,如三元坊、四賢坊;有的以橋為名,如四鶴橋坊,馬坑(橋)坊、四銘(橋)坊、鎮口(橋)坊;有的以地域為名,如水南坊、水東坊、東山頭坊;有的以寺廟為名,如梅山寺坊、夫人宮坊、帝師殿坊、晏公廟坊、鐵像堂坊等。雖然古城現已不復存在,城內外已連成片,但明清時期的坊,仍然可以覓到它的遺跡。 不妨以新舊對照,以重點機關建筑物為標志,探尋延城四十八坊 城內三十二坊: ●龍鼎坊:江濱中路,明代縣衙設此,故稱大縣嶺,與中和嶺毗鄰,今水東大橋橋頭附近。 ●中和坊:江濱中路,市圖書館左邊,市房產交易中心一帶。 ●威武坊:江濱中路,玉屏橋橋頭附近。 ●三魁坊:江濱中路,舊蘆都口,市工商銀行附近。 ●左三巷坊:江濱中路,今商業城對面,延福門碼頭一側。 ●鐵像堂坊:江濱中路,清末南平縣衙門設此,今市第一招待所附近。 ●衛后坊:江濱中路,市中國銀行周圍。 ●開平坊:江濱中路,今區實驗小學前后。 ●府前坊:府前路,因延平府衙門舊址故稱,今南劍州大劇院后面。 ●紫芝嶺坊:今人民路,四鶴街道辦事處附近。 ●聚奎坊:人民路,舊城隍廟,原市委大院一帶。 ●大北門坊:北門路,交通銀行附近。 ●城上坊:今人民路,古城墻上,區政協附近。 ●寶積坑坊:今八一路至解放路,環島辦公區一帶。 ●晏公廟坊:今解放路,舊有晏公廟而得名,市人民醫院至新華書城。 ●酒務巷坊:解放路,舊賣菜巷,屬華光居委會,文化館后面。 ●天河邊坊:鼓樓路,今江濱辦公區附近。 ●普通嶺坊:大同里,舊稱貢院嶺,今區實驗小學上坡至劍津中學。 ●帝師殿坊:今勝利路,勝利菜市場至南平一中。 ●迎仙坊:今前進巷,屬前進居委會。 ●鐔津坊:八一路,建設巷一帶。 ●積寶山坊:八一路,即黃金山,舊一夜嶺,環島辦公區至建設巷之間后山。 ●四賢坊:今金山路,屬黃金山居委會,軍分區、九峰賓館至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天麟校區)。 ●北鎮坊:劍津中學附近。 ●毅勇坊:八一路至梅峰路自強嶺,延平公安分局附近。 ●招福坊:八一路,舊小東門,今市人民銀行附近。 ●衛撫倉坊:梅峰路,屬自強居委會。 ●梅峰坊:今超驤路,區第二實驗幼兒園周圍。 ●梅山寺坊:梅峰路,市干休所附近。 ●寶武營坊:東山路,綠竹嶺與獅子嶺之間,屬東山居委會。 ●東山頭坊:東山路,東山小學左右。 ●廣積坊:八一路,團結巷,市建設銀行后。 城外十六坊 東門外三坊: ●圣恩坊:江濱北路,明翠閣附近。 ●教場坊:江濱北路,九〇七醫院周圍。 ●作灘坊:江濱北路,南平造紙廠。 水東二坊: ●劍浦坊:東溪路,馬站附近。 ●水東坊:玉屏路,市電視臺前。 西門外六坊: ●四鶴橋坊:朝陽路。 ●進賢坊:江濱中路,市老干局、老年大學附近。 ●晝錦坊:中山路,晝錦市場一帶。 ●馬坑坊:今馬坑路,市博物館左右。 ●夫人宮坊:新建路,延平汽車站前后。 ●西銘坊:因西銘橋而得名,今新建路。 北門外二坊: ●崇思坊:三元路,區檔案館。 ●三元坊:三元路,三元路口至三官堂。 水南三坊: ●水南上坊:李侗路,九峰公園山麓。 ●水南下坊:李侗路,動物園沿江虛腳樓。 ●鎮口坊:橫排路,原南平火車站周圍。 (文 劉光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