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區委:共護閩江水,青春奔赴山與河
2024-09-10 16:08:49? 作者: 來源:共青團延平區委員會 責任編輯:肖練冰
|
延平區群山巍峨,水脈悠悠,地處福建“母親河”閩江零公里起點,建溪、富屯溪、沙溪在此匯合,當水陸之會,扼八閩之喉,素有“閩江之珠·門戶城市”之美譽。2021年來,新一屆延平區委區政府聚焦守護閩江源,凝聚起了聯動“護水”力量,延平團區委積極聯動區河長辦、基層團委和各大高校大力推進大學生志愿者暑期社會實踐“河小禹”專項行動,“河小禹”的身影已融入到了山河護綠中。今年8月,中宣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采訪團走進延平,探訪“爐下之問”新答卷,一時間,延平加強閩江流域綜合治理實踐做法持續刷屏,延平全民共護母親河的走心行動展現無遺。 一場愛河護河的青春行動 這個暑期,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福州大學、江夏學院、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的社會實踐隊,實地調研了解延平區水生態概貌,探尋延平區閩江流域治理之道。 閩江河畔,各支實踐隊相繼開展“河小禹”志愿服務活動,隊員分工明確,撿拾垃圾、宣傳環保知識、記錄沿岸生態情況,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延平團區委提供的實踐調研路線模板范式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們開展活動,有助于我們深入一線、了解實情,”福州大學來延調研實踐隊隊長袁昊說道,“我們回去以后也會向其他隊伍宣傳經驗,推動‘河小禹’工作長效開展,打造‘校地合作平臺’”。 一堂深入田野的大思政課 巡河交水、參觀展覽、座談交流……延平團區委充分發揮延平作為“巡河交水”工作制首創地優勢,引導“河小禹”志愿者在延平體驗“巡河交水”先進治理機制,通過真聽、真看、真感受,切實提高“河小禹”志愿者節水、惜水、護水意識。 通過投身延平區社會教育大課堂,“河小禹”社會實踐隊將思政課搬進青山碧水之間,搬進紀念館、教育基地、公司、鄉村等地,在實地考察調研中感受生態之變,感悟思想偉力。 “我們親臨現場學習東山溪水質從劣Ⅴ類變為Ⅱ類的成功經驗,不僅明顯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還帶動了當地生態旅游業發展,”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實踐隊領隊劉佳濱說,“這是一堂生動的課程,讓我們深刻體會‘兩山’理念如何引領鄉村生態振興?!?/span> 一群代代相傳的河小禹們 “這里是我們福建母親河閩江的起點,我們作為延平人一定要守護好這一片水?!睂嵺`隊員們在延平區街頭擺設展區,發放宣傳冊,向路過的居民宣傳綠色環保理念,引來了許多青年人、老年人、小朋友的駐足和目光。 “我們也希望通過這些努力,能夠引導大家形成人人關心河湖、人人保護河湖的良好社會氛圍,共同守護好我們的閩江母親河?!标柟鈱W院經濟管理學院“河小禹”專項服務隊隊長劉錦煒說道。 “河小禹”在實踐過程中用鏡頭記錄“水清、河暢、岸綠、景美、人和”,返校后結合自身感悟,在校內作宣講、辦展覽,吸引更多在校學生加入“河小禹”專項行動。未來,延平團區委將繼續發揮共青團實踐育人優勢,以延平的綠色生態實踐賦能“河小禹”專項行動,為高校大學生參與幸福河湖建設提供組織保障、行動力量,在共護閩江水中讓青春奔赴山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