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共南平市延平區委宣傳部
    承辦:南平市延平區融媒體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聞網 > 專題 > 黨紀學習教育 > 正文

    【黨紀學習教育】延安時期開展全黨紀律教育的歷史考察與現實啟示

    2024-08-16 09:26:51? 作者:   來源:黨建網微平臺   責任編輯:肖練冰

    【導讀】延安時期,復雜嚴峻的革命形勢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入開展黨紀教育,是加強黨的建設、應對復雜斗爭局面的歷史必然。與此同時,這一時期開展的一系列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有力舉措,也為當前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提供了借鑒與啟示。2024年第7期《黨建》雜志“學史明理”欄目推出文章《延安時期開展全黨紀律教育的歷史考察與現實啟示》,敬請閱讀。

    延安時期開展全黨紀律教育的歷史考察與現實啟示

    張艦月

    紀律嚴明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內在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延安時期,我們黨持續加強紀律建設,在全黨開展紀律教育活動,為當前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提供了借鑒與啟示。

    歷史必然

    延安時期,復雜嚴峻的革命形勢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入開展黨紀教育,是加強黨的建設、應對復雜斗爭局面的歷史必然。

    一是加強無產階級政黨建設的內在要求。無產階級政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將黨的自身建設特別是紀律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延安時期,我們黨提出要“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這就要求不斷加強黨的紀律建設,開展廣泛的黨紀教育。

    二是完成全民族抗戰使命任務的客觀需要。隨著中華民族與日本帝國主義間的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我們黨主動擔負起領導全民族抗戰的時代重任,這對黨的建設尤其是紀律建設提出更高要求。正如毛澤東所說,“必須對黨員進行有關黨的紀律的教育,既使一般黨員能遵守紀律,又使一般黨員能監督黨的領袖人物也一起遵守紀律”。全民族抗戰的神圣使命,促使全黨急需開展政治、組織、作風等多方面的黨紀教育。

    三是解決黨內存在的各種問題的迫切需要。1935年召開的瓦窯堡會議提出“必須在組織上擴大與鞏固黨”。1938年3月,黨中央作出大量發展黨員的決議,提出要“大量的十百倍的發展黨員”。從全民族抗戰爆發到1938年年底,我們黨從4萬人增加到50余萬人。黨員人數的迅猛增加在增強革命力量的同時,也帶來組織不純、思想混亂、管理困難等問題,更加突顯出要通過黨紀教育來維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的迫切性。

    重要舉措

    延安時期,為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深入推進黨紀教育,我們黨在健全黨規黨紀體系的基礎上,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以健全黨規黨紀體系為前提依據。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重要標志。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將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概括為“四個服從”: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全會通過了《關于中央委員會工作規則與紀律的決定》等文件,對中央到地方各級黨的組織的職責范圍、工作程序和相關紀律作了詳細規定。這一時期,黨中央和邊區政府還制定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關于鞏固黨的決定》《中共中央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陜甘寧邊區懲治貪污暫行條例》等制度文件,構成了黨紀教育的制度基礎。

    二是以“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為基本原則。延安時期黨紀教育遵循“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則,通過發現問題、修正錯誤以實現全黨更緊密地團結。1942年2月,毛澤東在《整頓黨的作風》一文中指出,“有兩條宗旨是必須注意的:第一是‘懲前毖后’,第二是‘治病救人’”,也就是“要以科學的態度來分析批判過去的壞東西,以便使后來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好像醫生治病一樣,完全是為了救人”。這一原則的提出,有效保證了黨紀教育的順利開展。

    三是以常態化學習與集中式教育為主要形式。常態化學習主要是中央黨校、馬列學院等學校,系統設置了“黨的建設”課程,其中涉及黨的紀律建設的許多內容。集中式教育則主要是開展整風運動,特別是被黨中央列為重點學習對象的22個文件,很多都以黨的紀律建設為主題,如毛澤東的《反對自由主義》、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陳云的《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等。通過常態化學習與集中式教育,黨達到了提高認識、增強黨性、強化黨紀的目的。

    四是以違紀典型警示案例為重要抓手。延安時期,張國燾變節叛黨,幾經說服教育仍不知悔改,故黨中央于1938年4月在全黨進行了警示教育,并發布《中共中央關于開除張國燾黨籍的黨內報告大綱》,指出各級黨部應該“同一切個人野心的派別的無原則的破壞紀律的行動以及同生活上的腐化現象做堅決的斗爭”。1937年10月,延安發生了紅軍將領黃克功槍殺陜北公學女學生劉茜一案,經黨中央審慎討論和陜甘寧邊區高等法院審判,最終判處黃克功死刑。毛澤東在給法院院長雷經天的信中說:“共產黨與紅軍,對于自己的黨員與紅軍成員不能不執行比較一般平民更加嚴格的紀律。”先后在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和中央黨校學習的劉力功,拒不服從組織分配,甚至還以退黨為要挾與組織對抗。對此,時任中組部部長陳云嚴厲指出:“破壞黨紀,實質上就是破壞革命,我們必須與任何破壞紀律的傾向作斗爭。”中央黨務委員會最后作出了開除劉力功黨籍的決定。對這些典型案件的處理,充分彰顯出我們黨嚴格維護黨紀的決心,在黨紀教育中起到強大的警示震懾作用。

    現實啟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持續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與時俱進修改監察法,以學習貫徹新修訂的紀律處分條例為契機,在全黨開展一次集中性紀律教育。”延安時期的黨紀教育使廣大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和紀律意識不斷增強,全黨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有效提升,為當前在全黨開展的黨紀學習教育提供了重要啟示。

    一是強化政治意識,持續增強黨紀學習教育主動性。延安時期,我們黨本著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在全黨范圍內普遍、穩步地推進黨紀教育。現階段,我們更要深刻認識加強黨紀學習教育是提高黨性修養、嚴明紀律規矩的政治保證,把這次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進一步強化政治意識,不斷提升廣大黨員干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是增強系統觀念,全面協調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延安時期,我們黨明晰教育內容、規范教育形式、確定教育原則,都是系統觀念的集中體現。現階段,我們更要堅持系統觀念,全面協調推進黨紀學習教育,以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為重點,突出政治紀律學習,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同時,把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和推進業務工作聯系起來,將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能,提升黨紀學習教育實效。

    三是堅持守正創新,豐富黨紀學習教育的方式舉措。延安時期開展黨紀教育,明確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基本原則和要求,形成了諸如撰寫反省筆記等眾多創新之舉。現階段,我們持續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更需要不斷創新方式方法。例如,運用數字技術創制《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知識圖譜,將其核心知識點、知識單元深入關聯,使學習教育能夠舉一反三、綱舉目張;還可以推出黨紀微黨課,利用APP、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宣傳推廣,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入腦入心,真正做到學紀、知紀、明紀、守紀。


    更多>>延平新聞
    更多>>福建新聞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區江濱中路461號
    辦公電話: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閩ICP備12013949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14090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210017
    延平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38603   舉報郵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閩公網安備 350702021000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