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共南平市延平區委宣傳部
    承辦:南平市延平區融媒體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聞網 > 延平新聞 > 正文

    延平:老舊小區改造 “改”出群眾滿意度

    2024-06-24 08:32:44? 作者:   來源:中國改革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們小區拆除了多棟老舊危房,廢棄的門球場改造成了口袋公園,還新建了停車場,完成了立面改造,變化太大了。”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四鶴街道楊東社區在改造升級中迎來了“美麗蛻變”,小區居民金炎充滿幸福感地感慨。

    2021年以來,延平區委、區政府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共計爭取資金約5.87億元,累計完成開工3.2萬戶47個片區子項目,在聚焦民生需求和群眾期盼中,改善了城市功能完善,升級了城市品質,讓群眾宜居幸福原地升級。

    建立“一個體系”,堅持全域“一盤棋”

    午休過后,楊東社區專職網格員張燁來到轄區內的百福小區,開始走訪社區居民和群眾,利用南平市城市體檢信息采集平臺微信小程序,開展城市體檢工作。

    “通過微信小程序的城市體檢信息平臺,可以第一時間自動生成體檢報告和問題清單,有效解決傳統體檢人工操作效率低、一年一報時效性差、咨詢報告生成成本高等問題。”延平區住建局城建股干事張高建說。

    “2023年以來,延平將92個小區打包成14個片區項目進行改造,由‘改小區’變成‘改片區’,統籌社區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既實現社區建設多樣化和完整性,又能夠高效使用改造資金。”據延平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讓廣大居民對老舊小區改造“心中有數、一目了然”,確保民心工程不走樣,延平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將停車泊位、線路管網、加裝電梯、養老托幼、安防消防、長效管理問題等納入城市改造提升內容。

    延平區通過統一工作標準、建立一個體系,將城市更新工作統籌在全區“一盤棋”中,努力實現“綜合改一次”,科學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在避免財政資金重復投入的同時,也減少了項目施工對周邊居民生活的影響,讓城市更新強“里子”,幸福宜居長“面子”。

    整合“三塊資源”,提升社區共享功能

    城市空間有限,如何“螺螄殼里做道場”,在寸土寸金的小區內“變”出共享新空間,成為老舊小區改造的一大難題。

    延平持續在精細化上下功夫,通過共享社區公共資源、整合小區碎片資源、輻射小區綠色資源,打通小區“共享空間”暢通服務“最后一米”,在提升社區共享功能的同時,也實現了老舊小區“逆生長”、老住戶變身“新市民”的華麗蛻變。

    在已經擁有66年歷史的延平南鋁社區,社區休閑步道旁依山就勢建成2萬平方米四季輪換的連片繽紛花海景觀,形成了一片開放的公共綠地,讓社區景觀從服務企業、服務社區延伸到了服務全社會。2023年,南鋁社區綠色社區創建案例成功入選住建部城市建設司《綠色社區創建行動案例摘編》,成為福建省唯一入選該案例摘編的社區。

    “除了對小區空間碎片‘化零為整’外,我們還在‘口袋公園’中根據不同需求疊加場景功能,以滿足群眾就近休閑、運動的需求,實現公園形態與社區生活有機融合。”延平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延平城區已累計建設各類特色口袋公園39個,通過對城市邊角、廢棄、閑置場地的二次利用與共建共享,補齊城市公園輻射空白,重煥老區生機活力。

    堅持“三方協同”原則,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走進改造一新的四鶴街道百福小區,只見水泥路面干凈整潔,十二生肖福字墻喜氣洋洋,一排粉墻黛瓦的徽派風格建筑仿佛水墨丹青的風俗畫卷。在延平區,像百福小區這樣的社區道路修整、充電樁增設等事項,都是充分采納了社區居民的意見和建議,由“紅色管家”黨支部牽頭完成的。

    “通過創新實施‘黨建+紅色管家’機制,有助于架起社區服務‘連心橋’,打通基層治理最末端。”延平區直機關黨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自小區改造工程開展以來,延平區共有2100余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通過入戶走訪收集居民意見800余條,解決百姓難點問題227個。

    據介紹,為了切實解決老舊小區居民住房中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延平區堅持黨建引領社區、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三方協同”原則,特別構建了“區委—街道黨工委—區黨委(總支)—網格(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的五級組織網絡架構,由73個社區黨支部對轄區2800余名黨員進行網格劃分,將205個網格黨支部進行重新整合,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小區黨員網格管理服務網絡,為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提供堅強的政治領導和組織保證。

    截至2023年12月,延平老舊小區改造已累計開工47個片區,竣工四鶴楊東小區、晝錦片區、梅山街道東山210小區等30個片區改造任務。該區以基層黨建為引領聚集各方力量和智慧,共同努力促進城市“面子”與“里子”的有機轉變,讓老舊小區改造真正順應民意,“改”出民生幸福感,“改”出群眾滿意度。(李韌筠 林秀桂 陳燕欽)


    更多>>延平新聞
    更多>>福建新聞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區江濱中路461號
    辦公電話: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閩ICP備12013949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14090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210017
    延平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38603   舉報郵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閩公網安備 350702021000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