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共南平市延平區委宣傳部
    承辦:南平市延平區融媒體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聞網 > 延平新聞 > 正文

    黨旗在防汛一線飄揚

    2024-06-17 09:17:38? 作者:   來源:美麗延平   責任編輯:肖練冰

    夏道鎮

    在本輪強降雨過程中,延平區廣大黨員干部下基層、上一線,加強汛情監測,排查風險隱患,妥善安置群眾,切實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到第一位,充分發揮著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魏大爺,現在汛期危險,您腿腳不便,大雨沖刷下來可能會出現安全隱患,我們幫您一起撤離吧!”6月14日下午,延平區夏道鎮掛職干部江晨暉正勸說著獨居的魏樟祥大爺。

    入汛以來,江晨暉帶領著村兩委干部逐戶排查高陡邊坡隱患點,多日的連軸轉,他一刻也沒有松懈。這天,在一隱患點發現腿腳不便的魏大爺獨自一人在家,大爺并不愿意“麻煩”子女,始終不肯搬離。

    “哎呀我不走,我家里安全得很,現在轉出去過幾天又得回來,我兒子家太遠了,過去麻煩。”魏大爺不耐煩地沖他擺擺手。

    “不麻煩,我們村干部一起送您過去,等汛期過了,我們再把您接回來。您一個人住在這我們不放心,萬一發生山體滑坡那可危險了……”江晨暉和村兩委干部輪番上陣勸說,并與其子女取得聯系。現場干部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向魏大爺講清楚、說明白,在大家真摯的關心下,魏大爺終于點頭同意了。

    “大爺抓緊我,您放心,我會把您安全送上車的。”考慮到魏大爺行動不便,江晨暉二話不說就將魏大爺背了起來,走過一段泥濘的路,將魏大爺送上了開往城區兒子家的車,再由村干部接力安全護送到家。

    “我是黨員,這是我應該做的事。”江晨暉認真說完,又和村干部繼續排查下一個隱患點。(王麗娜 劉雨虹)

    峽陽鎮

    連日來的強降雨天氣,讓峽陽鎮偏遠山村葛大村預警信號不斷響起,防汛形勢異常嚴峻。

    接到上級轉移指令后,90后村書記嚴章祥急忙動身組織人員,他深知葛大村地質災害點、高陡邊坡以及居住的老人數量多,給轉移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必須盡快將危險區域村民轉移到安全地帶。他隨即帶領著留守村內的年輕黨員,成立黨員突擊隊,挨家挨戶地敲門入戶。

    村里有一對年逾八旬的老夫婦,老爺爺腿腳不便,老奶奶體弱多病。嚴章祥一行來到他們家,做通老人家思想工作后,背起老爺爺,又讓其他村民攙扶著老奶奶,一同進行轉移。

    在嚴章祥和其他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轄區危險區域村民都被轉移到安全地點。“作為村支書,守護村民安全是我們的職責,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嚴章祥樸實而堅定的話語,展現了一名新時代青年黨員的風采。

    在這場防汛戰中,峽陽一線還有許多年輕身影,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展現青年黨員擔當,傳遞著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為防汛抗洪工作注入了新的力量,共同譜寫一曲感人至深的雨中守護之歌。(劉妍靈)

    西芹鎮

    連日來,延平區普降大到暴雨,西芹鎮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相關部署,積極主動開展群眾轉移工作,轉移安置危險區域群眾238戶445人,其中43戶74人集中安置,并全力保障轉移安置群眾日常基本生活,確保被安置群眾有飯吃、睡得好。

    “阿公、阿婆,餓了吧?飯做好了,快過來吃飯。”

    15日中午12時許,西芹鎮高坪村掛點負責人及兩委干部為轉移到集中安置點的9位村民安排了午餐,并詢問大家在安置賓館住的是否習慣,叮囑大家有任何需要都可以和村里聯系。

    “大娘,今天身體感覺怎么樣?我們村里已經安排好了您的臨時住所,有什么需要及時跟我們說。”

    汛期開始后,南洲村掛點負責人及兩委干部便來到應轉移人員王金珠的住所看望并安排她到女兒家中暫住,村里對這位高齡獨居老人尤其關注,定期到對臨時住所對老人進行慰問,陪她聊聊天,詳細了解老人的身體情況。

    “把群眾轉移出去后,我們還要把他們的家給守好了!”

    每天清晨,各村值班干部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轉移村民們的家附近進行巡邏,并拍照和錄像發送給村民們看,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為了能讓轉移群眾在安置點安心避險,西芹鎮針對安置群眾家中物品等無人照看的情況,通過加裝門磁、拉警戒線、安排人員巡查等措施,保證安置群眾家中物品的安全。

    據了解,西芹鎮共設置26個集中安置點,目前全面啟動,共計可提供床位100余個。為做好轉移群眾的安置保障工作,各村積極發揮黨建引領示范作用,組織黨員干部成立值守組,開展日巡和夜巡,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確保能夠隨時接收轉移安置人員,值守人員不定時清點人數,查看轉移人員居住、生活情況,確保人員無遺漏、無誤差。

    赤門鄉、巨口鄉

    “開飯了!吳世華下來吃飯!”15日中午,在延平區赤門鄉赤門中學,正在教室學習的初二學生吳世華聞聲跑下樓,他是學校停課后唯一沒有回家的學生。

    “我們了解到他家在尤山村,是地災頻發區,回村的路上還有幾處小型山體滑坡,于是向學校申請負責他這幾天的食宿。”赤門中學資助中心主任鄧惠芬表示,在接到停課通知后,赤門鄉黨委政府第一時間與學校對接,梳理全校寄宿生家庭住址,逐一摸排是否屬于地質災害頻發區,研判和制定學生返家方案,組織30多名寄宿生一天內順利安全返家,因吳世華同學情況特殊,被安排留在學校。

    “看著同學們一個個都回家了心里很著急,還好學校安排我留下,老師也在學校陪我給我輔導功課,還幫我解決吃飯問題。”吳世華說起學校對他的照顧,心里很是感激。

    在赤門鄉赤門村馮老太的家,村下派書記方琳璇正在給后院的雞鴨喂食,這幾只小動物,是馮老太的心頭肉。幾天前,獨居在高陡邊坡旁的馮老太說什么也不愿意轉移,直到方琳璇答應她每天都來給她的雞鴨喂食。“群眾的事就是我們自己的事,不解決好,他們會擔心,我們也放心不下。”方琳璇說。

    “我們堅持應轉盡轉,確保一戶不漏,同時還要解決轉移群眾的后顧之憂,讓他們在安置點安心、安全度汛。”方琳璇每天都會和村干部們一起巡邏,到轉移對象家挨家挨戶地看,一是確保沒有人員回流,二是檢查他們的居所是否受災。赤門村還在集體活動場所組織開展文娛活動和游戲,播放熱門電影電視劇,安排汛期安全注意事項宣講,豐富轉移群眾的生活。

    “謝謝黨委政府迅速安排挖機來我們村里幫忙疏通阻塞的橋洞,要不水渠里水漫上來,我們村存放在附近價值10多萬的煙葉可能就要危險了。”15日,家住延平區巨口鄉巨口村的老陳一邊望著村邊湍急而去的渠水一邊跟筆者道。

    連日來,巨口鄉各級干部下沉一線,走村入戶,全方位排查安全隱患,并積極開展預防處理。14日,巨口鄉下沉干部在巡查中發現,村邊農田灌溉水渠橋洞堵塞嚴重,積滿了被雨水沖刷而來的樹干、雜物,嚴重影響正常排水。

    據了解,水渠附近種植約有20畝煙葉,每年五六月正是煙葉收獲的季節。不久前,煙農們剛剛把煙葉采摘完,存放在水渠邊庫房內,等汛期過后再準備烤制。

    “要是不及時處置,群眾財產極有可能造成損失,今年就要白干了。”巨口鄉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按照區委區政府防汛工作要求已經對鄉里容易發生災害的地方,盡可能在附近提前預置相關搶險物資力量。鄉里應急配置的挖機就在附近,立馬調了過來。”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清理和疏通,水渠排水恢復正常,險情成功排除。(繆韻 衛金平)

    來源:綜合報道(游立成整理)


    更多>>延平新聞
    更多>>福建新聞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區江濱中路461號
    辦公電話: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閩ICP備12013949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14090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210017
    延平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38603   舉報郵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閩公網安備 350702021000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