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共南平市延平區委宣傳部
    承辦:南平市延平區融媒體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聞網 > 延平新聞 > 正文

    延平:“點對點入戶” 厚增假期心理健康的“安全墊”

    2024-02-18 09:19:40? 作者:   來源:區教育局   責任編輯:肖練冰

    春日臨,暖意馨。福建省中小學心理健康高富玉名師工作室成員正忙碌著寒假期間心理健康“點對點入戶”工作。

    “我實在是受不了,都放假了,卻一點自由都沒有。他們要是把手機給沒收了,我什么事都干不了,也沒樂趣了……”寒假不久,一個稚氣且充滿哀怨的聲音傳入高老師的手機中。

    心理危機就是心理干預的事機。撥打電話的是延平區某中學七年級學生小張。在指點小張實施深呼吸、蝴蝶拍等情緒穩定技術之后,高老師與其進行了近20分鐘的溝通,約定當天下午即前往其家中進行點對點指導幫扶。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建設,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別強化對學生的應急心理援助及有效安撫、疏導和干預工作。全區目前已構建了事前測評與識別為主、事中干預性多元化教育為常態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福建省中小學心理健康高富玉名師工作室、延平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均掛牌于延平區教育局,全區現有心理健康專業教師77人、志愿者1186人,心理健康建設隊伍不斷得到充實并逐漸強大。

    “寒假作業都不肯做,手機癮很重,手機片刻也不離手,我們怎么說也聽不進去,完全不和我們家里人交流,想沒收手機就鬧,實在是讓人生氣……”一見面,家長不停地吐槽。高老師及其團隊在初步了解基本情況后,決定借助家庭格盤來化解家庭矛盾。引導小張與家長根據自己內心的感受,選擇不同的木頭人,直觀地呈現家庭格局,并演示出家庭成員面臨的困惑和焦慮:家長擔心孩子使用手機時間過長,無心學習,活動減少,影響健康,一旦沾染手機癮會導致學業下降;而孩子覺得從手機里可以獲取有用信息,可以和同學聊天交流,玩玩游戲還可以宣泄情緒,能獲得家人所不能給予的愉快的情緒體驗和滿足感。據此,高老師及其團隊開出“藥方”——運用“刺猬效應”,強調在親子關系中建立心理距離以化解親子溝通危機。啟發家長在寒假期間,要把握好“度”,克制對孩子的控制欲和包辦心,做一個有界限感的父母。比如,讓孩子管理自己的事情,制定并落實個人作息規劃,發展和形成自己的興趣愛好,參與家庭事務的策劃和管理,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一些問題等;創造條件增加親子陪伴時間并提高陪伴的質量,如共同讀一本好書、共同打一場球賽、共同交談一個話題等,以感受家長對孩子的殷殷期待和濃濃愛意。

    “寒假僅過兩周,求助熱線電話數量卻急劇上升,因為使用手機而導致的親子沖突事件的電話占多數。”高老師說,“針對這種高發‘事態’,我們名師工作室團隊不僅協同衛健、團區委等7部門于2月上旬深入各社區開展‘12355青春自護·平安春節’專項活動,而且側重于零距離入戶,深入家庭,將心理建設工作由廣而告之的“面”的宣傳與輔導,轉向精準幫扶“點”的個體對象的“問診把脈開方”,并通過贈送家教書籍、推送學習視頻等形式,“點對點入戶”來打通一些家庭所遇的心理‘梗阻’,以重構和諧親子關系,促進孩子身心健康。”

    寒假期間,孩子居家的時間增多了,這本應該是增進家庭情感溝通、密切親子關系的一個最佳時機;可是,家長并未放假,家管家教卻出現了“空窗期”,如何使孩子對手機既“拿得起”,又“放得下”,一些家長受限于自身的認知水平和能力,除了自身內心抓狂與呵斥責備孩子外,根本上束手無策,極易激化與子女之間的矛盾與沖突,變“母慈子孝”為“相看兩厭”,甚至導致不良后果的產生。假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點對點入戶”的介入,有力化解了一系列家教矛盾與沖突,得到家長的廣泛贊許。

    “立足于‘早發現、早干預’,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我們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嘗試建立假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點對點入戶”工作模式,力求‘點上開花’,更加貼近實效,確保學生度過一個健康、安全的假期。”延平區教育局主要負責人說道。(于培洋 高富玉)


    更多>>延平新聞
    更多>>福建新聞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區江濱中路461號
    辦公電話: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閩ICP備12013949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14090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210017
    延平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38603   舉報郵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閩公網安備 350702021000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