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微心愿” 送上“小幸福”
2024-01-08 09:12:59? 作者: 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
“黃書記,新年好啊!一起坐會兒。” “新年好啊,老應叔,又在下象棋啦!” “陳阿姨,今天買這么多好菜啊!” 2日,延平區水南街道世華社區明珠廣場金葉亭里,社區黨總支書記黃玉聯和社區居民親切地打招呼,冬日的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以前沒有這個亭子,我們老年人沒有地方坐,也沒有地方說話。建了這個亭子以后,大家坐在里面聊聊天、下下棋,很開心。”72歲的應生俤笑著說。 世華社區現有居民約2萬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3326人,約占常住人口數17%。 “遇到夏日酷暑或陰雨天氣,老年人不方便在外活動。因此,建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是很多居民的愿望。”黃玉聯說,社區工作人員在走訪收集大家的心愿后,及時向水南街道“下單”。 “接單”的水南街道黨工委迅速整合轄區有關企業和單位資源,到實地考察后,將涼亭選址定在世華社區最中心、人流量最大的明珠廣場。 “從涼亭建設開始,我們全程與居民們協商。居民的熱情參與確保了亭子建設的順利推進,去年10月底正式建成投用。涼亭建好后,社區經常以涼亭為紐帶,將日常工作與社區特色服務相結合,在這里舉辦‘小院黨課’‘吃茶話事’等活動,實現為民服務零距離。” 黃玉聯說,涼亭雖小,作用卻大。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里說,‘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水南街道黨工委主要負責人說,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水南街道積極踐行為民服務初心,以開展“點亮微心愿、黨建暖人心”系列活動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一個個“微心愿”的達成,讓群眾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懷。 橫排社區居民提出,附近公園的路燈晚上不夠亮,建議能在公園內增設景觀燈,街道、社區制定出科學且經濟的“微改造”方案,使其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鐵路社區水南里二弄62號的樓棟外墻排水管因安裝時間久遠,近期出現裂縫,存在安全隱患,街道、社區聯系有資質的施工團隊進場勘查,并逐一更換修復; 后廠社區屬于老舊小區,居民們希望小區配備健身活動器材,街道、社區積極與相關部門對接,購置了太極揉推器、上肢牽引器等健身器材,滿足小區居民運動健身需求; 合作社區林化廠小區常住人口中60歲以上老人占90%,居民出行必經之路有一段47級的臺階,諸多老年人感到不便,街道、社區聯合共建單位延平區水利局為這段臺階加裝扶手,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評; …… “群眾之事無小事”,“微心愿”不“微”。水南街道黨工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許多“微心愿”盡管只是群眾生活中的一些瑣事,但在黨員干部的貼心服務下,解決的是群眾的一些實際困難,更多的是激發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內生動力。 “只有真正、主動走到群眾中去,才能知道他們最真實的需求。”新的一年,水南街道將持續傳承和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帶給居民在家門口看得見、摸得著的“小幸福”,用微小卻實在的變化,一點點“點亮”美好環境,讓百姓幸福生活更加亮眼。(盧國華 嚴玲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