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鶴街道:以平安“三領”推動“平安社區”建設
2023-12-11 16:08:10? 作者: 來源:四鶴街道 責任編輯:肖練冰
|
今年以來,延平區四鶴街道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以主題教育開展為契機,推動轄區平安建設和治理成效逐步凸顯。針對長沙社區企業眾多、區域人口老齡化問題突出、社區無自有收入等特點,引導社區創新“三領”機制,織牢織密安全網格,強化聯排聯治,聚焦長沙工業園區做足平安發展文章,努力為轄區居民營造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為園區和企業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四鶴街道長沙社區位于延平城郊西溪北岸,距離中心城區7公里,轄區有單位宿舍和居民樓院38棟,共有常住人口582戶970人,70歲以上的老人占多數,屬典型的城郊老齡化小區。轄區多以企業為主,長沙工業園區坐落于此,共有機關事業單位3家、企業30家。社區黨總支部下設3個黨支部和1個非公企業黨支部,共有黨員60名,志愿服務隊伍2支26人。社區先后榮獲福建省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達標單位、延平區先進基層黨組織、延平區級文明社區等多項榮譽稱號。 以“穿針引線”式的體系架構錨定平安建設“綱領” “一企一策”壓實“紐扣”。對轄區30多家企業開展實地走訪,摸排非公企業黨組織建設情況,建按照“一企一策、靈活多樣”原則,通過轉接組織關系、發展新黨員等方式,推動轄區非公企業黨組織應建盡建。同時,對暫不符合建立黨組織條件的企業,強化對接指導,全面落實黨的方針政策。“一網多員”織密“網格”。依托綜治網格化建設,將轄區段警、企業、共建單位、棟長、居民等力量有效注入社區網格隊伍和志愿服務隊伍當中,并為每個網格配備宣傳員、安全員、調解員、巡邏員等職能崗位,構建起“一網多員”的治理模式,有效引導一批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治理,推進社區治理由“單打獨斗”向“協同作戰”轉變。“雙向評價”系緊“縫線”。建立社企“雙向評價”機制將社企聯建工作納入黨組織書記年度黨建述職重要內容,推動責任雙向落實;建立社企“雙向交流”機制,每個季度社區黨支部牽頭召開1次社企聯建工作例會,每季度開展1場聯學會,每月開展1次聯建活動,以制度化推動社企聯建工作規范化。 以“組班搭臺”式的合作方式掌握平安建設“要領” 組“思學共促”的班子。社區通過常態化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進企業”“小院黨課進企業”“安全宣傳進企業”等宣教培訓,不定期組織開展消防演練,全面提升企業管理者與員工的知識儲備和安全生產業務水平。搭“資源共享”的臺子。企業發揮資金、信息、先進技術等方面的優勢,聯合社區舉辦各類崗位技能培訓、管理經驗交流會等,并為轄區居民提供多樣化的家門口就業崗位,切實提升企業內部員工發展經濟的能力,也為企業輸送了有干勁、有技術的勞動力,形成社企勞動保障聯動機制,實現社企雙贏。邁“家園共建”的步子。社區將企業作為家園共建的親密伙伴,通過服務聯辦、隱患聯排、治安聯防、衛生聯抓、文明聯建的“五聯共建”方式,共同開展助殘助學、扶貧濟困、便民服務等活動。轄區企業聯合社區先后出資3.26萬元,對機磚廠生活區70米長的道路進行硬化,并修建一座50多平方米的黨恩亭,供居民休憩學習;為火柴廠生活區新建一個20平方米的摩托車棚,解決小區摩托車亂停放的問題,切實消除小區安全隱患。 以“多管齊下”式的機制創新增強平安建設“本領” “多網合一”提干事效能。社區本著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按照“縱向抓延伸,橫向抓覆蓋”的工作思路,整合黨建五級架構、健康網格、綜治網格等組織架構,逐步建立起“全面覆蓋、層層履責、網格到底、責任到人”的監管網絡和“權責明確、任務清晰、流程規范、運轉靈活”的工作機制,全面提升社區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聯防聯治”添平安動能。社區廣泛凝聚“家、企、社”合力,以社區為牽引、企業為主體,常態化開展消防、防詐騙、平安三率等一系列法治平安主題活動,同時,每年與企業簽訂安全責任狀,組建義務巡邏隊、幫教小組,健全樓院看護、群防群治等責任制,共同維護轄區治安,形成企業帶動家庭、家庭帶動鄰里、鄰里帶動社區平安共治格局。“轉變方式”激發展潛能。社區緊跟企業、居民的需求,不斷轉變工作方式方法,激發發展潛能,推動安全宣傳由“趕集式”向“家訪式”轉變,矛盾排查由“陣風式”向“刨地式”轉變,問題化解由“被動應付”向“主動化解”轉變,社區服務由“窗口坐等”向“上門服務”轉變。(洪志明 余麗云 栗晨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