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教育局:以高質量主題教育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2023-12-11 15:45:11? 作者: 來源:區教育局 責任編輯:肖練冰
|
今年以來,延平區教育局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扎實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深化落實“四下基層”制度,聚焦“摸實情、破難題、促發展”,深入推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一、堅持“摸實情”,改善民生出硬招。一是走下去“找問題”。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走進學校、農村、社區現場辦公,通過實地查看、座談、聽取意見和建議,認領“三到三助”項目21個,投入1000多萬元完善學校設施設備20多項,推動學校運動場向社會開放2所,解決閑置校舍、土地等問題3個、常態推進聯建社區文明城市創建志愿服務,慰問困難黨員3人、慰問困難教師10人。二是走出去“想辦法”。組織局機關股室50余人次深入廈門思明區、莆田秀嶼區及相關學校開展調研20余次。探索實施氛圍共創、發展共謀、資源共享、協作共建的“四共”山海教育融合發展模式,促進建溪學校與秀嶼區毓英中學結對,正榮小學與秀嶼區實驗小學結對,新開辦的九年一貫制開元實驗學校與思明區檳榔中小學結對,并加掛“廈門市檳榔中學合作校”“廈門市檳榔小學合作校”牌匾。三是落下去“給驚喜”。認領“給群眾一個驚喜”項目91個,形成典型案例10個。各黨組織結合“黨建體驗”邊學邊查擺問題143個,形成整改措施153條完成110條,完成銷號問題101個;召開建言獻策活動32場,收到意見建議48條,改進舉措37條。如,童向標研學規范收費、公辦學校校門口“人臉識別”系統安裝100%。 二、堅持“破難題”,協同育人下真功。一是抓緊補齊教育設施短板。針對城區學位供需矛盾緊張、農村教育基礎薄弱問題,多措并舉加大教育投入,投資1億多元的延平區開元實驗學校竣工投入使用,建發、碧桂園、開元等3所幼兒園建成并順利開園運營,17個校舍安全長效機制項目通過竣工驗收,總投資1.2億元的江南實小建設項目正全速推進,城區學位供需緊張問題持續緩解。二是抓實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針對近兩年我區中小學生心理危機事件呈上升趨勢的問題,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指導各校成立由2—5名專兼職心理教師與班主任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團隊,創新實施“學科滲透、專項活動、心理輔導”的三結合預防機制,《心理情景劇創作展演大賽》《靜待百合花盛開·愛潤家庭千萬家》等多個項目在省級獲獎或交流分享。三是抓好特色課程進教室。針對無特色課程問題,將朱子文化進校作為特色課程之一,確定爐下李侗小學為朱子文化傳承示范校,九中、二實小、三實幼等9所中小學、幼兒園為朱子敬師禮示范校。在全區學校舉辦朱子敬師禮觀摩活動1場,覆蓋面達100%。舉辦朱子敬師禮骨干培訓班1期,朱子故事比賽56場次,13個作品參加市“朱子文化進校園”教學設計評選展分獲一、二、三等獎,《延平:扎實推動朱子文化進校園》在《閩北日報》發表。 三、堅持“促發展”,辦學治教見實效。一是緊盯隊伍建設。創建完成36所中小學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52所學校掛牌成立黨政辦。打造省、市、區黨建示范點8個,其中,二實小“1357”七彩黨建工作機制被確定為省新時代中小學校黨建工作示范學校進行培育,正榮小學“黨團隊聯動,一體化育人”做法在《光明日報》《光明網》刊登。深化“達標創星”工作,創建區級“五星支部”11個,3個單位及個人的“書記好黨課”“支部好案例”“黨員好故事”榮獲市局表彰。二是緊盯“雙減”落實。堅持以“減負、提質、增效”為落腳點,創新“黨建+特色研學”品牌,成功舉辦首屆15名中考優秀學子赴北京·清北名校勵志研學,《研學賦能“雙減”教育》在《福建日報》頭版頭條發表。37件優秀作品被市局推送省上評選,其中23件獲優秀作業設計獎,獲獎面創歷年最廣,居全市第一。《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延平區八年級語文教育教學典型案例》列入教育部網站專欄并在《中國教育報》和“中國教育督導”微信公眾號發布。“雙減”典型案例《培育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在《光明日報》報道。三是緊盯教學管理。推進城鄉學校一體化建設,完善“小片區+教研+委托校管理”教學考研管理模式,加強教師隊伍交流,促進城鄉辦學水平均衡提高,成立7個教研教研片各由1所城區優質校為牽頭校、成員校由7至9所城鄉薄弱校組成;規范城區轉學手續,嚴控班生規模。提高城區公辦園占比,茫蕩中心幼兒園、延拓文旅集團幼兒園(開元校區、建發校區、碧桂園校區)(國企辦園)秋季開始招生。 通過一系列舉措,延平區教育局以高質量主題教育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見實效,今年我區中考總分優秀率居全市第2位,三季度“三爭”考評獲全市教育系統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