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共南平市延平區委宣傳部
    承辦:南平市延平區融媒體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聞網 > 專題 > 新時代文明實踐 > 正文

    孝老公寓,托起幸福“夕陽紅”——延平區打造新時代農村養老新樣板

    2023-12-07 08:24:01? 作者:   來源:   責任編輯:

    灰白布局的景觀墻,紅磚綠草的休閑園,涼亭高樹,菜圃繞屋,12月4日清晨,走進位于延平區大橫鎮的農村孝老公寓,一眼入目的,便是一幅溫馨恬靜的鄉村怡然景象。

    今年以來,延平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相關部署,努力答好“守護一老一少”民生卷,因地制宜、創新思路,通過對現有閑置資產翻新改造,因地制宜打造出一批經濟適用、符合需求的孝老公寓項目。

    “目前公寓已經裝修了房間35間,床位67張,規劃生活服務中心、就業幫扶中心、休閑娛樂中心三大功能區域,充分滿足老年人‘居住、社交、運動、飲食、健康、勞作’六大核心需求。”隨著項目負責人的介紹信步而觀,公寓的內部布局也在眼前徐徐鋪展,短短兩個月時間,這處閑置的鄉村小學已是里里外外都大變了模樣,空調、電視、24小時熱水、無障礙衛生間......除了獨立、舒適、安全、溫馨的居住空間外,公寓還建設了多個功能性區域,比如簽約了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的治療室、醫務室,與工坊合作引入計件式手工活增加老人收入的“夕陽紅”活動室,可以容納80多人同時用餐的食堂,以及貼心砌建了蓄水池和115塊菜圃的種菜園。

    “第一個月免費試住!床單被褥與日常用品全部備齊,讓老人們拎包入住,人來了就能住。”這樣的條件,吸引了村鎮不少老人申請入住。

    “目前已經登記了14戶17名有意向入住的老人,本月上旬便會揭牌開始試運營,公寓后續也會繼續完善各類配套設施,在預留位置安裝電梯等,免去爬樓辛苦,讓老人們住得更安心、更舒心。”項目負責人告訴筆者,作為近一半行政村都是空心村落的鄉鎮,大橫鎮內有不少上了年紀的留守老人,一些偏遠鄉村的村民甚至要花費近2個小時車程才能到達集鎮。“老人家年紀大了,住在海拔四五百米高的高山村里,沒有班車,沒有醫院,每次生病了都要步行一個多小時到附近的衛生院看病,十分辛苦。”家住上樓村下元自然村的葉榮生父母已過七十,在得知孝老公寓試運營的消息后,葉榮生當即就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為父母報名入住,作為首批試住人員,“老人家說如果體驗好的話,他們會考慮在公寓長期居住養老。”

    據悉,從本月開始,除了大橫鎮外,延平區內的另外4處孝老公寓試點也將陸續開放運營。位于南山鎮集鎮的孝老公寓由原區交通管理站的單身宿舍修繕而成,面積雖然不大,但設施齊全,空調、熱水器、洗漱臺......獨立衛生間內還配有浴霸取暖,從孝老公寓到鎮中心衛生院,只有不到500米的路程。“平時有個頭疼腦熱的,看病拿藥也方便。”交通便利,住宿舒適,這樣的養老環境讓許多農村留守的孤寡老人都動了心。

    “農村孝老公寓是純公益性質的養老服務項目,針對農村越來越多的留守、空巢老人,以社會服務代替家庭照顧,優先滿足空心村、偏遠村、高山村、常住人口少的村中獨居老人的衣食保障。”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南平市老齡化嚴重的縣(市、區)之一,延平區60歲以上的老人數量已超過了全區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尤其是在上述提到的村落中,因為專業養老機構的缺乏與養老服務設施的薄弱,讓老人養老問題也變得日益嚴峻。

    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下,全區首批試點的5所農村新型孝老公寓已經全部建設完成,共計可容納100多名老人入住,讓農村留守老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價格可負擔、質量有保障、運營可持續的一體化養老服務,打造新時代農村養老“延平樣板”。


    更多>>延平新聞
    更多>>福建新聞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區江濱中路461號
    辦公電話: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閩ICP備12013949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14090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210017
    延平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38603   舉報郵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閩公網安備 350702021000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