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共南平市延平區委宣傳部
    承辦:南平市延平區融媒體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聞網 > 新時代文明風采 > 正文

    延平:“老齡”社區煥發新活力!

    2022-11-30 16:02:10? 作者:   來源:學習強國 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60多年的“老齡”社區是什么樣?在不少人印象中,應是電線亂如蛛網,地面坑洼不平,甚至墻皮斑駁掉落。19日,記者在延平區南鋁社區看到的卻是另外一個樣子: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照在公園里嬉戲的孩童身上,情侶牽著手在彩色步道上漫步,老奶奶在新建的涼亭里陪小孫女一起玩耍……在這里,隨處可見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驚喜。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居民小區是否便捷、舒適,與人民生活品質息息相關。”延平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城建股負責人吳健淋告訴記者,對南鋁社區的改造正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內在要求。

    南鋁社區是一個擁有64年歷史的國企老社區,占地面積16.62萬平方米,主要居住人口為福建省南平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職工及家屬,現有常住人口8000余人,建筑40棟。

    “雖然企業歷年都有持續改進,但社區畢竟‘年紀大了’,還是存在著道路破損坑洼、管網陳舊老化、車輛隨意停放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生活質量。”社區居民陳新民告訴記者,大家都期盼著能夠對社區進行提升改造。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初,延平區南鋁綠色社區改造被列入城市建設品質提升省級十大樣板項目之一,三期總投資近3000萬元的南鋁綠色社區建設樣板項目啟動建設,現如今一期、二期項目已全面完工,三期項目預計在年底前完工。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老舊小區改造的過程中,采取更多務實舉措,讓老百姓真正覺得改得好。”吳健淋說。

    這次老舊小區改造,除了“面子”上的基礎設施提升外,電線下地、雨污分流,讓“里子”同時得到改造,并通過打造獨特的“山地社區樣板”,探索有效解決山地雨洪問題的坡地海綿治理模式,整個小區的品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今年10月的省級考核驗收中,延平區南鋁綠色社區建設樣板項目獲得全省城鄉建設品質提升典型樣板項目正向激勵資金300萬元。

    “原來這里是一片雜草堆,雜草有膝蓋那么高,夏天蚊蟲很多,現在改造成了口袋公園,社區的孩子們都喜歡來這里玩滑板車。”說起社區改造后的變化,居民楊阿姨滔滔不絕,“地磚還會吸水,哪怕剛下過雨,雨水很快就滲透下去了,孩子們也能繼續玩耍……”

    在社區改造過程中,南鋁還發揮企業新型建材的優勢,大量使用新型鋁材制作的欄桿、涼亭、垃圾分類亭等,大力推進可回收、可重復使用的綠色建材,踐行“雙碳”發展理念。南鋁商務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用坤說:“這些鋁材制作的涼亭、欄桿不易腐爛、無需維護,使用壽命長,建材回收率可達90%以上,節能環保是此次南鋁社區老舊小區改造的一大亮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對此,延平區水東街道南鋁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黃曉妹深感振奮。“目前小區從‘顏值’到舒適度都得到了全面提升,在正在進行的第三期項目的改造中,我們將更加重視小區的公共服務改造提升,增加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個更加宜居、更加智慧、更加綠色的社區將展現在居民面前。”黃曉妹說。

    據悉,自2020年以來,延平區已實施30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累計完成投資約1.6億元,涉及2.3萬余戶,新增公共綠地、袖珍公園40處2.5萬平方米,改造雨污分流管網6500米。(張莎)


    更多>>延平新聞
    更多>>福建新聞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區江濱中路461號
    辦公電話: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閩ICP備12013949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14090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210017
    延平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38603   舉報郵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閩公網安備 350702021000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