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共南平市延平區委宣傳部
    承辦:南平市延平區融媒體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聞網 > 鄉村 > 正文

    四鶴街道名流社區改善人居環境側記

    2022-06-13 11:32:51? 作者:   來源:延平區政府   責任編輯:鄭正華

    “這福壽廊建好后,我們休息、聊天可有地方了!”社區的退休黨員老黃高興地說。

    每逢天氣晴朗,四鶴街道名流社區廣場上的福壽廊里就坐滿了社區居民拉家常,其樂融融。以前廣場上可沒這么規范。

    名流社區是2016年才建立的新興社區,地處城鄉接合部,毗連上洋村,居民多為鄉鎮百姓,尤其是老年人居多。

    “以前廣場上沒有建涼亭,老鄰居們閑不住,帶著椅子下樓坐在小區路邊的人行道上聊天,還私自搭起了遮陽棚,既影響市容和交通,也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名流社區黨支部書記康琳說。

    名流社區沿國道周邊的“五亂”現象已是多年的頑疾,四鶴街道每年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整治,但都治標不治本,居民抵觸情緒也較為強烈。

    考慮到群眾的合理需求,四鶴街道聯系了名流社區、上洋村、新天地房地產,經過多次走訪協商,幾家單位聯合出資在名流廣場內建設兩座漂亮大氣、堅固耐用的愛心長廊,為居民提供更舒適、更安全、更便利的戶外活動場所,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

    “辦法總比困難多。挖掘出了占道經營、違章搭建的根源,四鶴街道聯合名流社區再接再厲,組織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梳理分析治本思路,繼續出重拳下猛藥,對名流世家廣場周邊長期占到經營的肩挑手提,擺攤設點的攤販進行了集中整治。”四鶴街道黨工委書記對此進行了分析總結。

    據了解,由于當年名流社區在開發建設時沒有規劃市場及相關設施,漸漸地許多攤主在人行道上違章搭起了連片雨棚,賣雞鴨魚肉菜水果、衣服等擺起了長龍,占據了整條人行道、部分公路和公交車站臺,不僅影響市容及周邊衛生環境。還遮擋來往車輛的視線,給行人出行、乘車帶來不便,存在極大的交通隱患。

    “所需整治的問題屬于歷史遺留的老大難問題了,”康琳搖搖頭說:“我們社區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上門宣傳‘五亂’整治,勸導店主不要占道經營,有些店主卻說,‘你們什么時候把廣場周邊的流動攤販整治好了,再來治理我們店面外溢吧!’”

    社區召開多場征求意見會,征集居民、商戶、攤販的意見。大家普遍認為要建立名流農貿市場,引導流動攤販進入市場經營,進而恢復正常的經營秩序。建設農貿市場迫在眉睫,四鶴街道馬不停蹄著手小區選址、聯系開發商和有意向投資市場的人員等工作,經過多次洽談協商,終于在19年元旦前夕,順利建成了新天地農貿市場。

    市場建好后仍有部分的商販屢勸不改、存在僥幸心理,在廣場人行道上擺攤占道經營。四鶴街道牽頭組織名流社區聯合市城管局四鶴執法大隊、四鶴市場監管所、區交警大隊城區中隊等部門開展“五亂”整治行動,對名流世家廣場周邊長期占到經營的肩挑手提、擺攤設點的攤販進行集中整治,拆除違章搭建600多平方、占道經營的帳篷2個、遮陽傘6把,清理違建垃圾達3車次。后續社區還聯合執法等相關部門對其開展長達半個月的勸說引導,并將日常巡邏整治形成長效機制,鞏固治理成效。

    如今,在街道、社區、各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店面外溢、亂堆放、流動商販占道經營、戶外廣告和違章搭建等問題都得到了有效整治,名流社區人居環境在短時間內得到明顯改善。開春以來,許多社區居民都切身感受到小區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道路干凈了,天空開闊了,顏值也提升了。在這次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名流社區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更多>>延平新聞
    更多>>福建新聞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區江濱中路461號
    辦公電話: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閩ICP備12013949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14090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210017
    延平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38603   舉報郵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閩公網安備 350702021000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