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國情懷成為元宵節最亮底色
2021-02-26 16:47:17? 作者: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肖練冰
|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文化基因的紐帶、家國情懷的相承,元宵節鐫刻于中華兒女的記憶中,同時蘊含著情感眷戀和文化認同。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在我國傳統節日中,元宵節是全民同慶的節日。在北京,最熱鬧的節日不是春節,而是元宵節。一年一度的上元燈會、舞龍舞獅、老北京叫賣等傳統民俗節目烘托出“鬧元宵”的獨特氣氛。在安徽,各種民俗文藝表演一場接著一場。扭花鼓燈、耍龍燈、獅子滾繡球、高蹺、花棍、傘燈等多彩多姿的表演,不僅把新年的氣氛推向高潮,而且也讓其他人能領略了獨特的淮河風情文化。而在上海,過元宵節不能錯過的打卡地就是張燈結彩的豫園了,元宵游園九曲橋也是與眾不同,融匯復古與新潮,將九曲橋湖面打造成一座奇幻的夜光之城。大江南北,雖說各地歡度節日的表達方式各有不同,但相同的節日文化內涵卻是一致的,那就是共祈一年美好生活,共盼月圓家和國事興。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最終要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幸福美滿上,體現在億萬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上。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盡皆詮釋著國家發展帶給人民群眾的濃濃“獲得感”。尤其在今宵之夜,這歡騰的節日氛圍,這親切的煙火氣息,讓我們盡享幸福的甘味,更讓我們懂得家國情懷的濃郁香醇。 情懷如夢,家國在心。元宵節過后,人們將正式結束一段時間來的落腳與停歇,返鄉的游子開始收拾行囊,踏上希望與夢想生發的起點。有人說,路上的行者最能感知時代的律動。確實如此,無論是電子客票,讓出行快人一步,還是網絡訂餐,隨時滿足味蕾的需求,亦或是車站客運員的一個笑容、一聲問候,都讓我們以最直接、最生動的方式,感受著時代的脈動、社會的奔騰,以至于讓我們不由的發出感慨:當下,真好!而這切切實實的幸福感,往往烙印著時代發展的鮮明紋理,讓家國情懷有了更為溫暖的厚度。 “草木萌發,春山可望。”元宵節帶著春的歡樂、春的韻味,向我們撲面而來。一年之計在于春。牛年伊始,讓我們大力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的奮斗精神,攻堅克難“犇”向新征程,繪就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壯美篇章。(戴治國) |